【网络媒体走转改】皮影戏遇“冷” 古稀老人守望精神家园

2017-01-13 13:24:25|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张琳瑞

  卫兴保: 皮影戏具有教育作用  “内心对文化的敬意很重要”

  卫兴保在操作,扦手一只手需要掌握很多扦(王偲瑶 摄)

  1956年,卫兴保开始学习皮影戏。一开始,卫兴保学习的是前声,唱了一段时间后他的嗓子不好了,于是就改学“扦手”。扦手表演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戏的质量,因此卫兴保并未因为之前的小变故感到气馁。他曾在皮影艺人汇演《卖杂货》获得优秀奖,2008年赴意大利参加罗马艺术节表演节目。这诸多的荣誉都无法说明,他对皮影的热爱之情。“我从13岁开始学习皮影戏,因为热爱我十分喜欢钻研。无论酷暑蚊虫叮咬有多严重,也不在乎冬天的寒冷,撸起袖子麻利的换扦。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贵在坚持,”卫兴保说。

  演出现场(王偲瑶 摄)

  提起皮影的起源,卫兴保饶有兴致的讲起来:“听老一辈人传言,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卫兴保表示自己最喜欢皮影戏的民间艺术内涵以及戏曲风格,皮影戏的剧本可以当做书来读,里面很多古典文化,关乎尊敬、关乎孝道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皮影戏含有一定的传统文化,这对现在的孩子们有教化的作用。现在的孩子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经常不知道、不遵守。皮影戏的剧本有很多都是过去秀才、举人写的剧本,完全可以当书来读,”卫兴保说。

  对于皮影戏的传承与发展,卫兴保认为现在的青年对于钱的喜爱超过了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内心对文化的敬意没有了。农村里,老一辈懂得皮影戏的人现在陆续离世,年轻人也不喜欢,农村里渐渐缺失观众。卫兴保赴外演出的时候,很多外国人对渭南皮影竖起大拇指。“外国人都能欣赏,中国人为什么不能?这就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疏远,”卫兴保说。

  他有11个学生,年纪最大的已经离世了,年纪最小的才20出头。卫兴保已经75岁了,小声说话他已经不太听的清,但他一直在重复——皮影戏的剧本以及皮影戏本身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我愿意免费教学生,只要有人愿意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