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给春节消费带来新力量

2017-02-06 14:42:49|来源:西部网|编辑:王菲|责编:张琳瑞

  在刚刚过去的丁酉鸡年春节长假里,“文化”二字毫无疑问地再次成为长假消费的重要内容:从火爆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到人声鼎沸的电影院,从热闹的各种民俗过大年活动现场,到“过年不关门”的各种文化场馆……神州大地上的城乡各处,无不显示着文化消费不可小觑的潜力。本版特别推出春节文化消费特别报道一组,以此管窥文化消费的巨大空间。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节假日消费必然由最底层的衣食住行的满足向着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升级。特别是随着我国文化产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以及各种引导、拉动文化消费举措的出台,文化消费成为春节假期“爆款”几乎是必然的。

  虽然火爆已是“定数”,但在一年又一年的春节文化消费中,“变数”也在不断出现。比如今年,“文化+”的融合力量就为春节消费带来了新气象,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文化元素更深层次地渗入旅游、体育等其他领域,更体现为融合后的文化消费所体现出的引领作用。

  文化消费发挥引领作用

  文化作为“人民的精神家园”,其作用和影响力无处不在,但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文化+”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各方面条件的成熟,只有当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市场成熟到一定程度,融合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并且由近及远,从简单叠加到深层次融合,最终表现为传统消费形式的边界渐渐模糊,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在今年的春节消费中,这种“文化+”向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融合发展的趋势表现得十分明显。

  今年春节前夕,农业部向社会推介了以“春节到农家过大年”为主题的141条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400余个休闲农业精品景点,这些线路和景点广泛分布在我国30个省区市。仔细观察这些被推介的线路和景点,可以发现,其中很多都与民俗文化、民间工艺等有关,起到关键作用的大多是文化元素。可以说,此举不仅拓展了农村的文化消费空间,更体现了“文化+”对第一产业的渗透,充分展示了文化融合无远弗届的特点。

  如果说“文化+”对农业的渗透还比较新鲜的话,那么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则在多年实践之后不断走向更深层次。今年春节期间,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成为假日旅游的新景点,到图书馆和博物馆过年不只是市民的选择,也成了越来越多游客的选择。事实上,在国外,人文景点一直是旅游热门线路,因为自然风光终究有限,而人文景点则几乎可以进行深度的无限开发,因此,当人们更多地出于文化需求的目的进行旅游的时候,“文化+”的深度融合作用就发生了。

  与此类似的还有春节庙会。作为传统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逛庙会近些年已成为人们追寻年味儿的主要方式。有趣的是,前些年与庙会相关的新闻热点大都是天价小吃摊位费等,仿佛年味儿就是烤肉串和糖葫芦。所幸经过不断实践,今年各地的春节庙会活动已能将当地文化特色和民俗文化表演作为主流,使庙会颇具文化范儿。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