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视问政低保 漏洞百出让人心惊

2017-03-09 08:18:02|来源:西部网|编辑:王菲|责编:张琳瑞

  

  低保是政府为维持和保障困难群众最低生活水平而建立的一项救济制度。2016年,西安市共有5.7万户低保家庭,涉及到13.7万人,全年发放的低保资金达到6.25亿元。

  按照统计学上分层抽样调查的原理,《问政时刻》记者对西安市十三个区县的城镇低保和农村低保进行全面走访,发现各区县的低保工作,与政策要求相比,漏洞百出。

  根据各区县提供的低保户名单,记者对全市各区县进行了全面走访。短片中,有的低保户找不到本人,有住户甚至已经拆迁14年,按照城镇低保要求,每年民政工作人员都要入户调查,入户核查存在明显不实问题。低保名单中,纺织城社区有100多低保户,记者为了找一个低保户费了很大功夫。

  

  更令人费解的事情发生在碑林区,在文艺路街道办的低保户名单上,一个叫“秦川”的名字引起了我们的关注。2012年他的户口已经迁移到了灞桥区,但由于工作人员走访不细,户口迁移后的五年间,碑林区民政工作人员浑然不觉,依然在发放低保。

  短片播放结束后,主持人向市民政局王碧辉局长提问,对于低保户信息登记,低保户走访等工作,市民政局是如何要求的?又是如何监督的?

  “按照民政低保的要求,镇街对三类二类一类低保户定期都要走访一次。”王碧辉说,核查环节在部分区县流于形式,出现不严不实的问题。

  现场4G连线记者在文艺路金色城市小区,手里拿着文艺路街办提供的300多户低保户名单,随机找了八个名字进行核查,结果都没有找到。

  文艺路街办负责人称,短片中的问题,体现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缺位。将对责任人进行问责,并加强管理和业务培训,还将持续关注困难群众的情况。

  观察员李瑰华教授表示,看完短片感觉整个管理的确混乱。节目中只是抽查却有这么多问题,如果是普查怎么办,岂不是更加严重。

  第一轮投票表决环节中,观众满意度几乎持平,50.71%满意,49.29%不满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