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保护?高陵博物馆急开馆 文物用水泥糊地上

2017-04-06 09:28:39|来源:西部网|编辑:王菲|责编:张琳瑞

  近日有热心网友反映,3月30号刚刚开放的高陵博物馆中,不少唐代、明清等朝代的文物都用水泥糊在了地上,看上去十分可惜。网友质疑这种保护文物的方式是否合适?带着疑问,记者来到了高陵博物馆实地调查。

  一大早记者来到高陵博物馆,却发现博物馆大门紧锁。在墙上张贴了一张检修通知,上面写到4月5号、6号两天博物馆将进行设备检修。随后记者联系到了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得知此事后立即就召集相关人员闭馆对涉及的文物进行整改。

  高陵博物馆研究馆员甄陵:“在两个小时就把网友反映的问题改正了。”

  研究馆员甄陵告诉记者,高陵博物馆3月30号刚刚对外开放,馆内共陈列了400多件珍贵文物,全面展示了高陵的历史文化。为了赶在清明假期前开馆,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他们对部分摆在走廊两侧的石碑、雕像、经幢等文物采用了沙灰垫底,水泥涂层的方式进行固定。

  高陵博物馆研究馆员甄陵:“因为文物各种的形状不一样,它不能够固定起来,再一个这些文物的棱角不规则,所以放在这,一不能够准确的保护文物,二是群众游客来参观的时候也怕损伤,所以我们在这种情况下,就是在文物的内部和粘连部,我们用的是沙子把它填埋起来,然后外部它是图一种美观,填了一层水泥。”

  在高陵博物馆记者看到,虽然部分文物确实存在底座有水泥垫底涂层的现象,但用手可以很轻易地将垫底的沙块掰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这种方式并没有伤害文物本身,但在前期保护中还是有些粗糙,下一步他们将对涉及的88件文物进行重新保护。

  高陵博物馆研究馆员甄陵:“八十八件这里边,三级以上的文物,大概有不到十件,所以我们以后把上等级的文物,用玻璃罩子把它罩起来,其他的一般文物,我们认为有价值的。我们把这部分用实木做成的架子,把它摆放起来。”

  此外记者了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修复馆藏文物,不得改变馆藏文物的原状;拍摄、拓印馆藏文物,不得对馆藏文物造成损害。在对不可移动文物进行修缮、保养、迁移、必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记者 单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