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这21项重大改革事项由陕西省级领导领衔推进

2017-05-04 08:42:12|来源:陕西传媒网|编辑:王菲|责编:张琳瑞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体部署。陕西作为西部省份,要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步伐,走在西部开发前列,根本出路在于全面深化改革。

  2013年12月,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陕西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的意见》,吹响了陕西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3年多过去了,陕西全面深化改革都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就,下一步将着重推进哪些改革?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召开前夕,记者专访了省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

  历时三年

  搭建起改革主体框架

  “如果说2014年是深改元年,那么2015年就是深改的关键之年,2016则是深改攻坚之年”,该负责人表示,“经过这三年‘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我们把改革的主体框架基本搭建起来。”

  2014年1月,省委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由省委书记担任,下设政府机构职能和事业单位改革、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农村改革、民主法制领域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民生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等9个专项小组,组长均由省委常委担任。专项小组的设置,既与中央相呼应,又立足省情,覆盖了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全省13市(区)也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抓改革工作机制。

  省委始终坚持向党中央看齐,紧跟中央步伐,统筹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改革任务,先后召开了24次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145项重大改革方案。国企、科技、生态文明、农村、文化、司法、党的建设等一批基础性、引领性重大改革方案相继出台,基本实现了中央提出的改革头三年“夯基垒台、立柱架梁、搭建改革主体框架”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追赶超越注入了强大动力。

  2014年

  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

  2014年,陕西省委深改组确定的149个子项改革任务和着力推进的23项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省级有关部门共出台180多项改革成果。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先行发力,彻底取消了37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

  统筹推进党政群机构改革,省级精简内设机构76个,核减编制955名。

  在全国率先启动公车改革,省级机关取消2048辆,接近公车总数的2/3,节支率达9.52%。

  启动大国资体系改革,推进政府全部经营性资产划入国资委统一管理。

  社会民生领域出台《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倍增规划》;推行校长教师轮岗等改革;在1市10县开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等。

  全面加强从严管党治党,重点开展超职数配备干部、党政领导干部兼职等。

  2015年

  多项改革成果入选中央创新案例

  2015年,陕西省委深改组确定的37项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各部门承担的190项改革任务形成改革成果230多项。

  其中,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模式、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等国家级试点扎实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等省级改革试点大胆探索。鼓励和支持各市(区)县聚焦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开展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改革试点。兴平市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延安医疗集团、陇县“十小警务”、汉中“民情直通车”等4项改革创新成果,入选中央改革办30个便民利民微创新改革案例,得到中央领导和有关部委的肯定推广。

  此外,镇村综合改革全面完成,撤并乡镇204个、行政村9801个,镇村服务群众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全部公开52个省级部门的4394项权责清单,大力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等。

  2016年

  “三项机制”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2016年确定的198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形成各类改革成果200多项。

  出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 5”政策体系。系统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化电力体制改革,降低企业用电、用气等成本。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获批,陕西站在新一轮对外开放前沿。

  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等“1 N”系列文件。深入开展治污降霾、水污染防治、污染物总量减排等五大行动。

  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实行13年免学费教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成医疗联合体和医疗集团52个,涵盖二三级医院600余家、基层机构1000余家,县镇一体化改革覆盖90%的县级医院和50%的镇卫生院。全面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政策实现统一。

  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率先在全国实现所有设区的市行使地方立法权,全年批准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13部。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稳妥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改革,增强党的群团工作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

  全面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司法体制改革,新型司法管理体制和权力运行机制初步确立。建立省法官、检察官遴选(惩戒)委员会,完成员额法官遴选3002人、检察官2213人。

  按照总书记“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建立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给干事创业者撑腰、为改革创新者松绑。全省共鼓励激励干部1122人,容错纠错156人,能下调整489人,有效激发了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创新反腐倡廉制度,陕西省纪委派驻机构实现对91家省级机关单位监督全覆盖。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先后实施13轮巡视,涉及244个地区和单位,实现巡视“全覆盖”目标。

  2017年

  要推进一批增进群众获得感的改革

  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也是夯实改革责任、抓落实推进的一年。该负责人表示,要加快中央已部署改革和陕西省自主改革落地,推进一批促进市场公平、增进群众获得感的改革,最大限度释放追赶超越的内在潜能。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再取消下放调整一批“含金量”高的审批事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加快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行受审分离、统一受理、集中办理等高效审批模式,让群众办事不再跑断腿。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现有减税降费力度;创新投融资体制;深化市场体系改革。

  全力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探索建立“一口受理”“多证合一、多项联办”的并联审批工作机制,加快建设电子口岸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创新通关监管服务模式。复制推广上海等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实行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扩大外资开放领域。加强自贸试验区管理,推进各片区服务大厅整合提升。

  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壁垒,理顺西咸新区管理体制,大力推进“大西安”建设;推广榆林市、富平县“多规合一”试点经验,深化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及小城市培育试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细化和落实“人地钱挂钩”政策,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全面实施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权有偿退出、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探索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积极开展土地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试点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积极探索金融扶贫、旅游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新模式,健全贫困退出机制。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全面实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积极推进以关中为重点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构建“大西安”和关中各市联动一体的应急响应体系。深入践行柔性治水理念,开展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系统试点,全面推行“河长制”。

  深化教育卫生文化等民生领域改革。改革高中、高职考试招生制度,扩大普通高校办学自主权,推进民办教育“营利性、非营利性”分类改革,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发挥国家综合医改、城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作用,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卫生政府投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综合监管等方面的政策制度。完善最低工资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建立健全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全面放开养老服务,推进“互联网残疾人”康复服务平台建设。

  环保当先

  重中之重的21项改革事项

  今年陕西省委确定21项标志性、基础性改革,实行重大改革事项省级领导领衔推进制度,就是把责任定在省级领导的肩上,以上率下、传导压力。

  推进以关中为重点的大气污染联防联治,构建“大西安”和关中各市联动一体的应急响应体系;

  推进陕西省以下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改革;

  理顺西咸新区管理体制机制;

  制定十三届陕西省委巡视工作规划;

  制定加强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

  制定加强民主监督的实施意见;

  建立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和错案责任倒查问责机制;

  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检查和责任追究办法;

  加快全省“互联网 政务服务”体系建设;

  抓好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

  加快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

  建立重大决策出台前政府向本级人大报告制度;

  抓好国家知识产权投融资试点和国家专利保险示范市建设;

  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

  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

  全面实施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

  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六项试点”;

  全力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健全政协民主监督和党政决策部署的衔接机制;

  深化执行体制改革;

  全面完成公益诉讼试点。(记者 杜鹃)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