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下雨,酷暑去清凉来

2017-08-09 10:08:13|来源:陕西日报|编辑:李妍|责编:董健雄

  8月7日15时40分立秋。伴随着一场大雨,暑热也消退大半。尽管从气候上立秋并不意味着秋季的真正到来,但在这个酷暑的“三伏天”,立秋雨至还是多少给人些安慰。

  这一期,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和“立秋”有关的知识。

  “阳历”与“阴历”

  说起二十四节气,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阳历、农历等不同的历法。阳历是现在世界通行的历法,按照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所需时间计算,这一周一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为方便以365天作为一年,每隔四年设一个闰月,使原本28天的二月增加为29天。

  农历又称夏历,对应于阳历又称阴历,是我国民间传统节令,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结晶。阴历以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作为计算单位,这个周期大致是29天12小时44分4秒左右,因此大月30天,小月29天,真正的阴历一年只有354天,比阳历少11天,为了使它能够符合天气冷热变化的周期,每隔二年或是三年就得多增加一个月,称为“闰月”,所以我国古时就有“十三月”的名称,后来又用“19年7闰”的方法来设定闰月。

  二十四节气

  为了充分反映季节气候的变化,古代天文学家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

  这二十四个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每个节气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分列在十二个月里面。在月首的叫做节气,在月中的叫做“中气”。

  二十四节气指出气候变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长短,对农事耕作具有重要和深远的影响。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立秋

  立秋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第13个节气,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当太阳运行到黄经135°时为立秋。时间相对固定在8月7日和8日这两天,具体的小时、分钟不固定。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立秋并不意味着秋天的到来。划分气候季节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立秋后天气依然很热,“秋老虎”往往还很“威风”。尤其是今年有“双中伏”。今年的“三伏天”共计40天,其中,8月11日入“末伏”,8月21日“出伏”。不过,虽然暑热一时难消,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趋于凉爽。而且“一场秋雨一场凉,十场秋雨要穿棉”的自然变化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习俗

  我国民间流行立秋“咬秋”“贴秋膘”等习俗。“贴秋膘”即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体重减轻叫“苦夏”。因为人到夏天,本就没有什么胃口,饭食清淡简单,两三个月下来,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瘦了当然需要“补”,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增加一点营养,吃些“大鱼大肉”,补偿夏天的损失“以肉贴膘”。

  立秋除了“贴秋膘”,很多地方还流行“咬秋”。人们相信立秋时吃瓜可免除冬天和来春的腹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