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先扶智 陕西省高校特色产业扶贫工作成果初显——中省主流媒体采访团走进陕西师范大学

2017-10-22 18:03:56|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李妍|责编:杜娜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李妍):党中央、国务院把“发展教育脱贫一批”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五个一批”工程之一。陕西省教育厅以助力产业脱贫攻坚为主线,将开展产业扶贫培训作为高校践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鼓励高校积极投身全省产业脱贫攻坚战中,构建了“政府、高校、群众”参与共赢的扶贫生态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益效和社会效益。10月18日,就陕西省高校特色产业扶贫培训工作开展情况,中省媒体记者对陕西师范大学扶贫点进行了走访。

  陕西师范大学充分发挥人才和学科资源优势,大力推进科技惠民、全面实现精准扶贫,在特色产业领域助推陕西扶贫攻坚工作向纵深发展。将发展濒危名贵药材的规范化栽培和野生抚育及相关产业开发作为发展中药产业的重要途径,打通了精准扶贫的重要关节点,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为脱贫攻坚工作贡献了力量。

  

  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牛俊峰向记者介绍濒危药材(杨薇摄)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自80年代起,扶持陕南百余家企业开展濒危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和加工,利用实验室在药用资源领域的独特优势,强化特色、凝聚重点,大力推进科技转化,积极开展专业培训与产业化推广,在陕南等地区实施精准扶贫,效果显著,带给企业及当地药农新增产值数百亿元,累计帮扶百余万百姓脱贫致富。

  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药用资源的战略需求,依托秦巴山区、黄土高原和西部地区丰富的药用资源优势,利用学校生物学、生态学、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生物学、生态学、化学、中药学、生物工程和食品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组建的人才团队和学科优势,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坚持“立足西部,面向全国,服务地方,凝聚人才,求是创新”的发展思路,继续开展药用资源及可持续利用、中药材规范化栽培与生产、药用植物次生代谢及调控、天然药物化学成分与功能研究。

  实验室充分发挥中药产业在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推进科技惠民、实现精准扶贫,以及在保护生态环境中的优势,克服经费和旗帜型人才的不足,强化特色、凝聚力量、突出重点,切实提高实验室原始创新和集成转化能力,使实验室在药用资源研究、人才培养、技术成果孵化和产业技术推广中发挥更大作用。

  一方面,实验室建立专业技术培训体系,组织编写培训教材,接受来自基层单位的技术与科研人员,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另一方面,与多个地市科技部门合作,开展与科技扶贫工作相关的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培训,培训药农与技术人员2万余人次。此外,实验室15名专家还作为省市科技特派员等为精准扶贫和科技惠民计划提供技术支持。

  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期坚持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立足科技创新,重视产学研结合,突出产业应用,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在研究过程中,注重实施科技惠民与精准扶贫,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实验室长期为陕西省科技厅、发改委及30余个县区等政府部门提供政策与技术咨询,制定省市县中药产业发展规划,组建黄姜、绞股蓝等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引领产业发展。与各级政府部门合作,建立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和培训体系。编著培训教材,培训药农与技术人员2万余人次。重点解决制约我国中医药发展的药用资源短缺、药材质量不稳定、有效成分合成及作用机制不明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为中医药发展搭建多学科研究平台的同时,以人才培养为驱动也促进了各贫困地区特色产业的发展。

  

  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牛俊峰老师向记者介绍中药材(杨薇 摄)

  西北濒危药材资源开发国家工程实验室研究员牛俊峰老师介绍道:“白及属兰科,以干燥块茎入药,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之功效,是100余种常用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之一,多用于治疗外伤出血、胃溃疡出血、肺出血等症;白及还被广泛应用于保健食品、化妆品和日用品中。白及种子微小,2-3 cm大的果荚内有种子2-3万粒,成熟后胚发育不全且无胚乳,自然条件下难以萌发,其资源根本无法满足用药需求,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加之近年来,临床和工业应用需求逐年增加,药农乱采乱挖进一步加剧了野生资源迅速枯竭,亟需人工繁殖、栽培与保护。”

  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上,白及的普及与推在广缓解兰科药材濒危之困,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还可带领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因此,以白及为代表的珍稀濒危中药材种植技术的培训与普及,显得尤为重要。陕西师范大学正是在此基础上,科技为先导,因地制宜,深入基层,开展特色产业培训,助力特色产业脱贫攻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