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年轻人 ——记韩城市第一书记

2017-11-13 13:28:22|来源:陕西日报|编辑:李妍|责编:董健雄

   原标题:村里来了年轻人——来自韩城市第一书记的故事

       一

       谭老汉说,当王小江第一次走进他家的破窑洞时,他压根不会想到,这个学生模样的小伙子能改变他的艰难处境,让他过上幸福的生活。

  谭老汉叫谭传宜,是陕西省韩城市芝阳镇雷家塔村的外来户。20年来,他一直住在一孔别人遗弃的废窑洞里。长期患病,劳作困难,加之孤身一人,谭老汉的日子过得异常艰辛。去年7月,王小江离开韩城市委宣传部来到雷家塔村做了第一书记。他到任的第一天,走访的第一个贫困户就是谭老汉。

  没有农村生活体验的王小江,看到谭老汉潮湿阴暗、岌岌可危的破窑洞,心疼得差点掉下泪来。当时他就发誓,一定要想办法让谭老汉尽快住上新房子。第二天,他就回到城里四处奔波,筹钱、找材料,然后叫上宣传部的同事一块儿帮忙,不到一个月,就给老人盖了两间新平房。房子盖好后,他又发动同事捐家具、捐衣物、捐电器,给老汉布置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家。家弄好了,王小江觉得谭老汉的收入无着落,他又拿钱给老汉买了29只小鸡仔,把旧窑前的院子一围,弄了个鸡舍。现在,这些鸡已经开始下蛋了。谭老汉除了每天自己能吃上鸡蛋,每个星期还能攒一篮子鸡蛋到镇上卖钱。

  其实,王小江的到来,改变的不光是谭传宜一个人,整个雷家塔村都变了模样。一年多时间,因为有了王小江这个第一书记,村里有了水泥路,有了饮水池,贫困群众都有了赚钱的门路。就连村里最穷、最“没本事”的3户贫困户,也在王小江的带领下,学会了上山采连翘,每天能挣一百多元。

       二

  去年以来,韩城市在扶贫攻坚的过程中,给全市每个村都选派了第一书记。这些人,大都是各个单位的先进分子和后备干部,他们有思想,有觉悟,有能力,更有干事的热情。他们来到农村后,带领和帮助村“两委”抓学习、抓整顿、抓扶贫、抓产业,在短短的时间里,每个村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高兴地说:“一个人改变了一个村,这样的干部好得很!”

  芝川镇北陈村曾是有名的落后村,几任班子都不团结,村里的大事小事没人管,扶贫攻坚阶段,每次评比,北陈村都是倒数第一。可是今年5月,自从市人社局干部同武平来到北陈村做了第一书记,村容村貌大变样,“两委”班子团结了,就连包括扶贫在内的各项工作都干在了全镇的前头。村支书与村主任合作有问题,同武平就分头做工作,讲政治,讲政策,讲利害,直到他们幡然醒悟,握手言和。干部工作不热情,他就带头干、做榜样。他带头学习,带头熬夜,带头访贫问苦,带头打扫卫生,带头跑资金、跑项目……如今,15户贫困户,家家情况摸清,扶贫措施到位。有劳力的怎么办,无劳力的怎么办,每户贫困户的日子都安置得妥妥帖帖。

  和北陈村情况相类似的还有板桥镇跃进村。这个村一度也很乱,也是因为有了第一书记,村子面貌焕然一新。这个第一书记叫秦佳,去年7月进的跃进村。他先从党建入手,抓好“两委”班子的政治学习,每周坚持学习日制度,抓党性、抓纪律、抓落实。通过学习,提高村干部的思想觉悟;落实党务村务公开,按照“四议两公开”的原则,给村级管理立规矩,以制度约束干部,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

  干部队伍素质提高了,跃进村的各项工作也有了活力。一年来,村里建了养老院,修了饮水工程,发展了生态养殖,帮助贫困户贷款加入合作社,硬化了7公里的村道,清除了村巷长期乱堆乱放的杂物垃圾……件件都是大事,件件都是实事,群众看在眼里,赞在嘴上。过去,这个村上访事件层出不穷,现在,群众安居乐业,没有一户上访闹事的。

       三

  今年8月份,韩城市对全市的扶贫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摸排检查,发现自从给各个村派驻了第一书记后,村子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在基层党建、村容村貌、产业发展和脱贫攻坚等领域,取得的成效最为显著。贫困群众从第一书记的身上,深刻感受到了党的阳光和政府的关怀。

  夏金玲是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论条件,完全可以不去农村担任第一书记。但是,她却主动请缨去了金城街道办事处的坡头村。扶贫是个细心活,填表、算账、问询政策,很多群众弄不懂。夏金玲不厌其烦,把自己当成一个服务员,谁家有困难,叫不叫,都到场,事无巨细,帮忙到位。白天忙不完,晚上就加班,孩子没人管,她就把孩子接到村里和她一起住在农户家里。

  吴智勇是新城街道办事处重阳村的第一书记。他踏实、认真、细致、负责,他的到来,让全村9户贫困户的日子大有改观。半年时间里,走访每户贫困户不下20次,谁家几口人,谁家啥情况,谁家啥需求,个个家底摸得门儿清。在用心研判的基础上,他制定了15条帮扶措施,因人因户进行帮扶,让每一个贫困群众都能感受到帮扶的力量和温暖。在他的帮扶下,贫困户樊武全当上了绿化工,一月收入1500元;贫困户韩承乐当了保洁员,月收入1800元;还给王俊平办了个手抓饼小吃店。现在,吴智勇所在的重阳村,每户贫困户都落实了帮扶措施,家家户户都新增了收入渠道。

       

  韩城市委组织部和市扶贫办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第一书记不但帮助贫困群众落实了国家的扶贫政策,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为这些贫困群众找到了脱贫致富的路子,培育壮大了一批扶贫产业。

  板桥镇板桥村的第一书记王静,虽然是个女孩子,但是在扶贫的道路上,却是巾帼不让须眉,她不但首创了“周三工作法”,使扶贫工作不流于形式,而且带动本村贫困户,利用地处澽水河畔近邻市区的优势,用了41天的时间,给板桥村建了一个扶贫产业园,安排了13户贫困户加盟,专门生产大棚蔬菜。这个园区今年7月1日动工,8月11日,第一批黄瓜就开始上市。现在,园区每天至少给超市供应500公斤蔬菜。入股的贫困户高兴地说:“这女娃能干得很!”

  芝川镇滩子村的第一书记张军,把产业作为扶贫的大事来抓,在村里搞了产权制度改革,流转了上千亩土地,吸引扶贫贷款,让贫困户入股经营,在临河的滩地上开发具有观赏、旅游、绿化等多种功能的香根草、油菜和莲藕种植基地,使全村20户贫困户拥有了自己的产业。还有龙亭镇郝庄村的王波,也是一个产业高手,亲力亲为,为村里的10户贫困户找出路。他利用村里的闲置土地,围绕韩城旅游,规划了一个千亩樱桃园,发展樱桃产业和观光农业产业,同时成立了专门的合作社,从杨凌引进了最新的樱桃品种,而且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樱桃深加工企业。围绕樱桃生产,加工果汁、果脯、果粉等绿色旅游产品。

  据统计,韩城全市166个村,目前基本上发展起了不同规模和不同程度的扶贫产业。这些产业会同国家的各项扶贫政策,成为贫困群众脱贫的坚强后盾。这些产业不仅从物质上解除了贫困户的后顾之忧,更从精神的层面,让贫困群众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看到了生活的美好。

  而这一切,都因为他们村来了年轻的第一书记。(记者 卢萌 通讯员 冯丽颖 )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