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宝鸡:用文化力量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2017-11-27 10:43:33|来源:新华网|编辑:李妍|责编:董健雄

  近年来,文化和思想观念的培育、引导在脱贫攻坚进程中,渐渐凸显先导作用。陕西省宝鸡市围绕“扶志、扶智、扶德 ”开展“三扶”工作,做活文化文章,让文化扶贫成为精准扶贫的加速器。

  从扶贫政策宣讲到手把手地指导,从文化下乡到“智慧农村”建设,从技能培训到帮扶创业,从“文化+扶贫”到“互联网+”信息平台建设……一项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措施,让困难群众“口袋”和“脑袋”实现共同富裕。

  扶志 ——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

  “喊啥喊,叫啥叫,如今吃喝不用愁,政府送来米和油,日子这样也凑合……”

  眉县张载广场的戏台上,新编秦腔戏《狗剩脱贫》正在上演。最终,懒汉“狗剩”终于觉醒,通过干部帮扶立志脱贫,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秦腔剧、歌曲、小品……众多的艺术形式,目标直指“扶志”。宝鸡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马鲜萍说:“我们开展下乡文艺展演活动,就是要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把道理掰开了揉碎了讲给贫困群众,让他们树立脱贫的志气。”

  除此之外,宝鸡市还创新扶贫手段,在全市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开展了“进基层社区、讲中国故事”活动。几年来,千余名宣传干部走遍了全市各个角落,开展宣讲活动上万场,听众超过百万人次。与此同时,他们充分发挥媒体作用,通过报纸、电视、手机、墙报等各种形式,向群众宣传脱贫方法,介绍脱贫故事,帮助贫困人口树立脱贫之志。

  前不久,在千阳县王家庄村文化广场上,39岁的贫困户杨居成向乡亲们讲述了自己的脱贫故事。杨居成腿有残疾,家境困难。去年,村上给他家争取了300只土鸡,他和媳妇学习养殖技术,还经常向养过鸡的人讨经验。年底土鸡出售后,一次就挣了7000多元。他的讲述引起了乡亲们的强烈共鸣,也激发了更多人的致富热情。

  点点滴滴,润物无声。近年来,宝鸡市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树起群众身边的脱贫典型200多个。全市上下开展文明家庭创建,评选身边好人、创业能手、致富标兵,树立先进典型,让群众学有榜样、做有标杆。现在,以吃低保、戴“贫困帽”为荣的贫困户大大减少,越来越多群众从思想上拔了“穷根”,全市上下形成了积极上进的“脱贫文化”。

  扶智—— 让更多人掌握致富“金钥匙”

  为了让更多群众尽快摘下“穷帽”,宝鸡市把培养贫困人口的致富技能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作为文化扶贫的重要切入点,多措并举,变“输血”为“造血”,让更多的贫困劳动力端起新“饭碗”。

  宝鸡历史积淀深厚,刺绣、剪纸、泥塑、社火、文物周边产品等文化产业蜚声海内外。宝鸡市充分发挥这一产业优势,组织贫困户组建合作社、社火队、服务队、锣鼓队等,让农民变成了演艺人员和产业工人,弘扬传统文化的同时,让贫困户也赚起了“文化钱”。

  在宝鸡西部山区,“旅游+”让当地350多名贫困群众依托大水川景区,实现了脱贫。他们有的办起了农家乐,有的当上了景区员工,有的成了周边饭店的老板或者服务员。在眉县齐镇官亭村,贫困户李晓江凭着互联网电商,将10余吨猕猴桃卖进了京津沪,日子大变样。“双十一”期间,宝鸡上千贫困户搭上“互联网+”的便车,仅面皮一项,就卖出了1300多万元。

  为了帮助更多贫困家庭掌握实用技术,近年来,宝鸡市把针对贫困劳动力的培训作为“扶智”的主要手段,广泛开展了烹饪、美容、刺绣、家政、酒店管理等专业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举办各类专场培训762场次,技能培训7984人,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7840人。

  同时,宝鸡市把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工程。农家书屋遍及全市 1700多个行政村,每天借阅各种图书的群众络绎不绝。眉县横渠镇豆家堡村是远近闻名的红提葡萄种植村,村上的农家书屋就建在葡萄示范田旁边,村民歇脚的功夫,都要上书屋翻看图书资料。陇县依托“智慧农村”平台,组织种植、养殖方面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录制视频资料,给群众送去 “信息大餐”,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扶德——移风易俗树社会新风

  “官靠印, 虎靠山,盖房子靠力气,奔日子靠德行……”这是一首在宝鸡乡村广为流传的民谣。在脱贫攻坚进程中,宝鸡市把“扶德”作为文化扶贫的重要举措,培育追求上进、自强不息的社会新风。

  在岐山县,一场由职业农民主讲的进村组宣讲活动正在进行,宣讲员讲到“品德是人最大的财富,品德好,你的朋友就多,机会就多……”时,现场掌声雷动。为了让道德观念更加入脑入心,宝鸡市广泛开展了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村组、进单位道德宣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到各个角落。目前,“六进”宣讲活动已经进行了上千场。

  围绕一个“德”字,宝鸡市在文化扶贫中,广泛开展了道德模范、“最美宝鸡人”、“感动宝鸡人物”、“百名孝子”,以及“十佳服务明星”等各具特色的评选表彰活动,一大批典型人物接连涌现。宝鸡还通过“红白理事会”、修订“村规民约”、建设村史馆等方式,有力地推动了乡村群众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仅2016年,宝鸡市通过大力宣传引导,开展陋习专项整治,就遏制了400多起铺张浪费事件,为群众减负6000多万元。

  在宝鸡市文化扶贫战役中,数十场“情暖冬日”大型扶贫活动在各个贫困县区先后上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融入各类扶贫活动,让农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知荣辱、求奋进,形成健康文明、卫生干净、乐善好施、邻里和睦的民风村风,进而培育自尊自强、好学上进、明理诚信、孝老敬亲的现代村民。

  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扶贫措施,不仅让群众尽享文化乐趣,更增强其生活信心。仅2016年,宝鸡就退出贫困村24个,实现38583户145447人脱贫。群众思想转变加上政府政策扶持,宝鸡脱贫攻坚中的“文化味”将更突出、更香甜。(高梦月 风帆 孙海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