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高校文化建设:立足传统文化 紧跟时代潮流

2018-05-04 17:23:1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妍|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陕西频道报道(宋佳):5月4日,中共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举办"加强文化建设 彰显文化自信"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新闻发言人、副书记陈乃霞出席会议并介绍了近年来陕西省高校文化建设的情况。

  参加会议的还有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闫育周和西北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田明纲,他们分别就西北工业大学和西北大学的文化建设情况作了发言。

  

  "加强文化建设 彰显文化自信"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宋佳 摄)

  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筑牢大学发展之"根"

  陈乃霞指出:“高校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镇,是坚定文化自信,引领社会风尚的前沿阵地。”近年来,通过课堂教育,文化讲座和理论研究的方式,陕西省不断引导广大师生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滋养。

  例如,西北大学的《中国传统文化》,陕西师范大学的《十三经导读》等传播传统文化的优秀课程先后入选国家级精品课程。集贤讲堂、长安大讲堂、名家讲坛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传统文化讲座。引导了广大师生在立德、尚德、弘德中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聚集校园积极向上、向善的力量。

  在理论研究方面,陕西省委高教工委指导高校建立了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语言资源开发研究中心、周秦汉唐文化研究中心、关学研究院等国家级、省级文化研究机构,开展传统文化理论研究。三年来,先后完成了"唐代园林文化与文学研究""中国西北地区戏曲歌谣语言文化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省部级课题,推出了一批高质量、有陕西特色、有陕西风格的研究成果,为陕西乃至国家文化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撑。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彰显大学发展之"魂"

  核心价值观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因素,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和文化的主渠道,其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影响着社会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理解。近年来,陕西省首先通过制度建设为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顶层规划,出台了《陕西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编写了《陕西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指引》,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此外,陕西省还先后推出了全国重大宣传典型西北大学理论物理学家侯伯宇教授、航天教育奠基人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专家陈士橹院士、"三秦楷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王辉教授、优秀共产党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小麦育种专家赵瑜研究员、见义勇为大学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吴书强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坚持用身边的典型激励师生,引导师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

  

  中共陕西省委高教工委新闻发言人、副书记陈乃霞在会上发言(宋佳 摄)

  传承和弘扬革命文化 补足大学发展之"钙"

  中国共产党在内忧外患的背景下,经过浴血奋战,自强不息,形成了诸如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革命文化。

  陕西省把革命文化作为校园文化之“钙”,首先需要以延安精神作为主线。近年来,陕西省委高教工委先后组织开发了《延安精神概论》《延安精神及时代价值》《马栏精神》等13门延安精神与红色文化精品课程,持续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党的光辉历史教育。

  同时,陕西省还以社会实践为重点,激发传承红色基因新活力。三年来,陕西省每年组织3000名大学生和少数民族学生骨干到延安接受教育熏陶,体悟革命传统,在今昔对比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紧扣时代脉搏,顺应大学发展之"势"

  近年来,陕西省的高校文化建设紧跟时代潮流,通过实施优秀文化进网络,建好网络思政微课堂,深耕网络教育大数据等方式,结合青年教师和90后、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坚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文化建设新路径。

  其中,高教工委指导支持延安大学推出的“小红专—指尖上的思政课”是陕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精品项目。课程内容包括“走进延安”“重温党史”“追寻先辈”“传承精神”和“筑梦中国”五大版块。它以微课、MG动画、图文等为教育形式,运用新媒体技术辅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从“指尖”直抵“心间”。该项目曾获得全国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银奖。项目计划开发1000节微课,目前已开发300节课程并投入使用。这些项目课程从2017年六月份投入试用以来,已与省内外48所高校达成了合作意向。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