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项交管改革新措施在西安落地 18项业务一张身份证搞定

2018-08-10 11:19:56|来源:三秦都市报|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为进一步深化改革,公安部部署提升交通管理服务便利化工作,并公布简捷快办、网上通办、就近可办等20项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新措施,9月1日起全面启动推行。昨天(8月9日)记者获悉,目前改革中的8项措施已经在西安落地。   

  提交的证明减少了   

  之前,群众办业务需要到处找复印店复印资料,后来车管所提供了免费复印,但还是需要在车管所窗口排队,费时、费力、费资源还不环保。   

  现在,资料要么通过系统、设备扫描上传,要么由窗口民警替群众复印,省时、省力、省排队,还节约了资源。   

  之前,由于群众对业务不熟,填写表格总出错,反反复复很难符合规定。现在,制式表格自动生成,群众只需要签字确认即可。   

  之前,办理车驾管业务,需要提供体检证明、车辆购置税、交强险、报废回收证明、满分学习证明等前置凭证。   

  现在,车管所已经和医院、交通安全培训机构联网,在办理驾驶证业务时,不用再提交体检证明和满分学习证明。未来,车管所要和税务、保监会、商务等部门联网,办理车驾管业务的前置凭证将在网上核查。   

  只进一扇门只排一次队   

  之前,在窗口现场办理车驾管业务,一般需要经过受理、审核、缴费、制证等多个环节和窗口岗位,需要到不同窗口多次排队、多次往返,程序较为繁琐,耗费时间较长。   

  现在,车管所经过对业务大厅进行改造,对窗口职能进行整合,通过内部流水化作业,公众可以在车管业务大厅享受一次排队、一次受理、一次办结的“一站式”办理服务。   

  自助处理车驾管业务   

  西安车管所正在大力推行自助服务,推进个性服务自助快办,在各办事网点均提供个性化自助服务区,推广使用自助服务终端,提供自助选号、违法处理、照相、体检、自助受理等个性化服务,减少排队等候,增强群众体验感。   

  “互联网+邮政”办业务   之前,办理业务,“只跑一次”都很难。后来,政府通过效能提升,“让群众最多跑一次”已经慢慢的变为现实,但“零跑路”似乎很难。   

  现在,依托“交管12123”手机APP和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应用平台(公安部122平台),21项车驾管业务已可以进行全流程网上办理,通过远程人脸识别注册,群众可足不出户,实现业务网上申请、资料后台审核、牌证邮寄送达的“网购式”体验,逐步使“零跑路”变为现实。   

  服务网点不断拓展   

  之前,办理车驾管业务除了市车管所、鱼化寨机动车登记服务站,东、南、西、北、长安5个分所外,只有补换证等一些简单业务可以到交警大队社区服务站办理,办事网点较少,而且经常要排队等候。   

  现在,除了交管部门的办事网点外,西安市车管所依托公安交管平台专网服务系统,积极推广在汽车销售点、二手车交易市场、机动车检测站、体检站等社会机构设立了44家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其中16家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可以办理核发临时号牌,3家机动车登记服务站可以办理抵押登记,5家二手车市场可以办理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您在办理以上业务时可就近选择任意服务站进行办理。  

  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之前,身处远郊区县,要办理车驾管业务只能到县级车管所,遇到稍微复杂的业务还得往市里跑,来回路上很辛苦,远点儿的地方光往返一次甚至需要整整半天时间。   

  现在,随着业务不断下放,已有38项车驾管业务可在县级车管所办理,大大方便了郊县群众办理业务。   

  车检服务不断优化   

  之前,注册挂牌或者审车,排队那是必须的。   

  现在,西安市车管所已在23家具备条件的检测公司试点办理车检预约服务,方便您“随到随检”;网上申请免检标志,通过西安交警微信公众号,可在手机微信上实现全流程在线办理,车辆管理所先远程发放检验合格标志、后抽查监督检验情况等业务,目前西安全市已在7家检测机构开通办理,后续准备在其他机动车检测机构全面推广。   

  17项业务一张身份证搞定   

  之前,驾驶人期满换证、补牌换证等简单业务需要提交好几项资料。   

  现在,一张身份证就能办理的业务包括:初次申领驾驶证、申请增加准驾车型、申请恢复驾驶资格、驾驶证有效期满换证、驾驶证损毁换证、驾驶证遗失补证、驾驶证审验(不含校车驾驶人)、驾驶证延期换证、延期提交《身体条件证明》、机动车驾驶人联系方式变更备案、申请参加违法记分满分考试、补领机动车行驶证、补领机动车号牌、申领机动车登记证书、补领机动车登记证书、申领免检标志、机动车所有人联系方式变更备案。(记者 石喻涵)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