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小伙送外卖 他们用行动赢得尊重

2018-08-14 09:16:47|来源:三秦都市报|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本报记者陈飞波摄

     

  马海鹏(右)和张校龙给自己鼓劲加油    本报记者陈飞波摄  

  他们生活在无声的世界里,但他们的励志故事足以让所有人为之感动。

  身体的缺陷并没有击垮他们热爱生活的心,两个聋哑小伙用自己的勤劳和努力,为自己和家人创造美好的生活。

  这两位年轻人一个叫张校龙,一个叫马海鹏。他们每天骑车穿街走巷送外卖,像正常人一样凭自己的双手工作。在常人眼里,他们是聋哑人,与人沟通存在一定的难度。实际上,他们的工作成绩甚至比健全人更亮眼。

  昨天(8月13日),三秦都市报记者跟随他们体验送餐,与两人面对面,倾听他们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和人生梦想。

  工作拼命 只想有钱成家创业

  张校龙与马海鹏是以前工作时认识的老相识,今年,两人又先后到了“饿了么”任送餐员。

  能得到这份工作,张校龙称,自己是相当意外的。昨天上午,在跑单间隙,他在纸上给记者写到:“今年4月我从湖南辞职回来,想找工作,就在网上查,看到在招送餐员,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联系了一下,没想到很快就通过了,公司很快就安排我上班了。”

  两个月后,得知马海鹏也想找工作,干得不错的张校龙又把他介绍进了公司,跟他一起做送餐员。

  听不见声音,无法与人正常交流。简单的跑腿送餐在张校龙和马海鹏这里并不简单,但两个年轻人硬是摸索出了一套特别的与人沟通的办法,并且凭着一股子韧劲坚持了下来。一开始,因为路线不熟,跟店家、顾客交流都有障碍,他们一天完成的送单量只有别人的一半。但如今,两人的跑单量甚至超过了大部分同事。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昨天中午,记者跟随马海鹏送了几趟餐,找到了答案。

  马海鹏负责送餐的区域在钟楼一带,这里的餐店老板大都对他挺熟悉。让他最为头疼的是如何跟顾客联系,及时把餐食送到他们手上。他自己总结出了一套“秘笈”。

  “短信沟通或者请人帮助都太浪费时间,地址详细的话我每次都是直接找上门去。找不见就先打电话再挂断发短信。”一边看定位查路线,一边一路小跑着向目的地进发,马海鹏抽空给记者打字称,自己耳朵听不见,骑车在路上要比常人多留份心,所以他只能尽量节省步行时间。

  “干这一行速度就是要够快,够快才能准时完成任务不被投诉,才能多接单多挣钱。”马海鹏把自己赢过他人的原因归结于一个快字,可记者在这个奔跑的小伙子身上,看到的却是实实在在的拼。昨天正午时分,依旧酷热难耐,一单跑完马海鹏的工作服就湿透了,脸颊也被晒得通红,可他连口水也不愿停下来喝,抓紧每一秒接单送餐。

  说起这么拼的原因,他咧嘴笑了一下,在手机上写到,“我想找个对象成家,还想攒些钱创业。我都31岁了。”

  努力赚钱 只为给妈妈一个安稳生活

  张校龙跟马海鹏一样,为实现心中的梦想在烈日下努力奔波着。他告诉记者,自己努力赚钱,是想尽早给妈妈一个安稳的生活。

  “我家3个孩子,两个都是聋哑人,我爸又早早去世了,我妈为了我们吃了很多苦,现在还在给人家当保姆,我就希望自己能快点独立起来,让她能轻松一点。”张校龙用笔写到,自己今年22岁了,也到了快成家的年纪,母亲辛辛苦苦攒钱,帮他在老家旬邑付了一套房子的首付,他是男子汉,不能再让家里人帮他承担那么多,房子的贷款他要自己还。“我虽然只有小学文化,但人应该自力更生的道理是懂的。房子一个月贷款还2500元,我做这份工作一个月能挣4000元到6000元,还完贷款还有剩余的,挺满足。”

  吃饭休息时,记者问起两人在工作中的一些感受,马海鹏和张校龙对视一眼,认真地写到:“有委屈,也有感动,好人还是更多。”

  他们告诉记者,因为不能接打电话只能跟顾客短信交流,有些人会不耐烦,还有一些人为保护隐私选择匿名下单,地址也不会精准到门牌号,他们往往会耽搁一些时间,有时送得迟了就会遭遇差评。

  “但大部分人只要知道我们有特殊原因都会十分理解,还有很多人被我们感动,会很贴心地给我们买水送降温用品,也有不少顾客会在送餐结束后在平台上给我们打赏。”马海鹏给记者展示了自己的骑手评价页面,只见上面的评论大多都是“辛苦了”“谢谢”等词汇,还有不少人在提醒其他人,“小哥耳朵听不见,请大家多体谅,自食其力挺不容易的。”也有人在为他们加油,“小哥很棒,真心为你的态度点赞,希望你过上更好的生活。”

  外卖公司:尽所能给他们一份职业

  记者昨天联系饿了么公司的相关负责人,询问了雇用聋哑人士做送餐员的初衷以及相关要求。

  “聋哑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本就处于一个相对边缘化的地带,我们只是想尽自己的能力给他们提供一份工作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拒之门外。”饿了么西安分部运营负责人朱力称,聋哑人对送餐这份工作本身的影响并不大,只要聋哑人士热爱这份工作,想尝试一下,他们并没有什么苛刻的要求,愿意给每个人提供这样的机会。

  朱力说,这两人的努力,他看在眼里,并深深佩服。“希望社会各界都能对聋哑人多一份理解和支持,少一些质疑和不信任。”朱力称,虽然他们公司对张校龙和马海鹏有“特殊照顾”,他们的差评并不会扣钱处罚,但不理解的声音多了,可能会伤害两个追梦年轻人的心。 (本报记者 张晴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