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张阿利:改革开放40年 陕西电影栉风沐雨攀登新高峰

2018-09-18 16:32:14|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吴宇婷):改革开放四十年,陕西电影经历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曾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铸就了以西部电影为代表的陕西电影的辉煌,让中国西部电影在世界上闻名遐迩。

  如今,陕西电影人不忘初心,孜孜不倦追求,持之以恒奋进,为让西部电影在新时代再次迎来朝阳而奋斗。近日,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国际在线陕西频道“40年·40人 记录特色陕西”采访活动特别采访到了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张阿利。

  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主席,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张阿利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摄影 段晓蕊)

  筚路蓝缕  陕西电影让“太阳”从西部冉冉升起

  “陕西电影事业诞生于二十世纪初期,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逐渐在钟楼地区形成了以阿房宫电影院等放映活动为代表的陕西电影产业的雏型。1938年,延安电影团在陕北诞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电影事业从此起步。陕西是中国电影发展的重镇,但是真正的陕西电影,是从1958年西安电影制片厂诞生开始的。”张阿利说。

  张阿利表示:“1978年,改革开放的浪潮滚滚而来,同时也推动了陕西电影走向高峰。电影《生活的颤音》和《西安事变》先后面世,象征着陕西电影开始攀向新的高峰。其中,《生活的颤音》采用了音乐叙事方式,是一部展示四五运动、人民自发纪念并怀念周恩来总理的现实题材电影,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和艺术性。《西安事变》是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真实记录了西安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影片在全国热映,也体现了改革开放后社会的思想解放。”

  “《生活的颤音》和《西安事变》是陕西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重要节点,不仅发掘了一批优秀的演员,同时也让电影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两部影片带着浓厚的改革开放气息,表现了改革开放后的思想解放和文化解放。同时,也带来了西安电影制片厂的艺术生产解放,为陕西电影发展奠定了基础,让陕西电影开始在国内有了影响力。这既是对于本土历史和文化的展示,同时也立足于全国,放眼于世界,用国际视野来讲述本土故事。”张阿利介绍道。

  “1983年末,导演吴天明担任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当时中国电影出现了盲目跟风现象,电影选材盲目追求时髦和时尚,让电影失去了它本身的现实意义。1984年3月,吴天明邀请钟惦棐等国内著名影视专家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召开了创作研讨会,研讨会上确定了‘让电影面向现实,面向老百姓’的创作方向,这让陕西电影确立了立足大西北,注重开发大西北人的精神世界的艺术宗旨。尤其钟惦棐提出‘拍摄中国的西部片’的艺术倡导,更加明确了陕西电影人的创作方向。”张阿利介绍说。

  张阿利表示,此次研讨会的召开,让西安电影制片厂的第四代导演开始面向现实,关注人的本身。1984年,吴天明导演的《人生》面世,象征着以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代表、以西部电影为品牌的陕西电影开始走在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道路上。随后拍摄的《野山》《黑炮事件》《老井》《红高粱》都是杰出的西部电影作品,将陕西电影推到巅峰。其中,《红高粱》斩获了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大奖,《老井》获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这让以陕西电影为代表的中国电影在国际上有了知名度,也迎来了陕西电影最辉煌灿烂的发展时期。

  “那段时期,是所有电影人无比怀念的黄金灿烂的日子,电影之光从西部冉冉升起。”张阿利感叹道。

  砥砺歌行  陕西电影百花齐放散发新活力

  “1990年后,随着我国电影体制性问题的逐渐暴露,再加上美国商业大片的冲击,本土国产电影开始出现全面滑坡现象。当时的西安电影制片厂还在坚持拍摄西部电影,但影响力已经开始衰退。进入新世纪以来,陕西电影产业逐渐从迷雾中走出,不断积累沉淀,重新散发出了新的活力。电影市场也出现了很大的变化,除西安电影制片厂外,更多的民营公司以及优秀的影视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陕西电影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多元化发展态势。同时,中国电影人也越来越看重西部题材电影,涌现出了《无人区》《西风烈》《可可西里》等脍炙人口的优质作品,西部电影越来越成为了一种艺术化和国际化的追求与衡量标准,迎来了新西部电影的崛起期。”张阿利说道。

  近年来,陕西电影人砥砺奋进,先后创作出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大奖的《图雅的婚事》、银熊奖的《白鹿原》《团圆》《纺织姑娘》,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大奖的《郎在对门唱山歌》,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圣乔治大奖的《塬上》,获得蒙特利尔电影节、洛杉矶电影节等多个奖项的《血狼犬》等。另有获得国内各种电影奖项的《钱学森》《隐形的翅膀》《德吉的诉讼》《脚尖上的信天游》《爱的帕斯卡》《她们的名字叫红》等一批富有鲜明艺术与文化特色的优秀电影。这些电影的出现,形成了近年来陕西电影艺术创作的精彩画廊,大大提升了陕西电影的影响力。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电影经历四十年坎坷沉浮。在这个过程中,陕西曾作为中国电影的创新之都,吸引了众多影视从业者聚集于此。同时,通过高等学校影视专业教育、开展“希望奖”影评活动等,培养了一大批青少年投身到影视行业,为陕西乃至中国电影文化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张阿利感慨道:“四十年的艰辛发展,陕西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电影院线发展位列全国前列,有着完善的电影产业体系。这也得益于陕西注重电影教育资源和学科建设,以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为代表的高校为陕西电影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陕西电影的发展是整体推进的,背后更多的是历史和文化的沉淀,是社会和经济的支撑。如今,尽管现在陕西电影呈现出较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依旧存在很多问题。陕西省电影市场环境较弱,电影产业呈孤岛式发展,与其他地区的电影产业缺乏协同合作,导致电影产业突破和商业突破不大。陕西电影产业发展的滞后,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没有标志性的具有市场引领作用的大型电影生产企业;二是没有本土投资为主体的大型电影院线;三是没有大型的综合性影视生产基地;四是没有形成影视从业者、从业机构等的人才与产业聚集效应;五是没有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和电影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等。”

  “期望我们陕西的电影产业能够补齐短板,不断发展和完善,再次涌现出一批新的优质影视作品,不断提升电影产业发展水平。”张阿利说。

  彰往察来 陕西电影不懈努力攀登新高峰

  当谈到电影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时,张阿利表示:在世界各个国家,电影发展都对国家和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欧洲电影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养成,俄罗斯电影塑造了本民族的形象,印度宝莱坞的电影产业推动了其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文化影响力的增强,好莱坞电影更为助推美国国家形象、传播美国价值观、发展文化产业起到举世瞩目作用。电影不仅可以塑造人们的精神世界,还能够拉动文化旅游消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对塑造国家和民族形象,传播民族优秀文化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该说,陕西电影对陕西整体的社会进步、经济进步、文化进步,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现在,陕西电影正处在新时代新的征程上,互联网播放平台为陕西电影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陕西将出现更多具有影响力的电影作品,以及优秀的年轻电影从业者。因为陕西人的骨子里,有着深厚的电影文化基因,这是地域、历史和文化所赋予我们特殊的电影情结。目前,陕西省电影家协会和各个高校、诸多影视机构正在致力于不断发现电影人才,帮助年轻的电影从业者将电影之路走得更正、走得更好。”张阿利说道。

  2014年,第一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西安举行,这是陕西电影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性的电影交流平台和重要文化符号,四年来,已经有力推动了陕西电影的全面发展,让陕西与国际之间建立较为充分的电影文化联系,促进了陕西电影文化产业的国际化交流。张阿利说:“2018年10月,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将在陕西举办,恰值西安电影制片厂建厂60年纪念之际,我们期待着陕西电影在此有一个更好的推进发展。”

  “改革开放四十年,陕西电影栉风沐雨,彰往察来,正在前行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进步,攀登着新的艺术高峰。”张阿利说。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