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航空产业合作发展恳谈会举办 总投资163亿元项目成功签约

2018-10-12 18:01:4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柳洪华):10月12日上午,由西安市委市政府、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主办,西安市投资合作委员会、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管委会承办的“西安航空产业合作发展恳谈会”在陕西西安举办。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上官吉庆出席并致辞,西安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航空基地党工委书记王琳主持会议。西安市副市长强晓安向参会嘉宾介绍了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并对西安市和航空基地投资环境进行了全面推介。

  本次大会以“新时代、新经济、新西安”为主题,邀请了军民企业、协会联盟、高校院所、金融机构、政府部门200余家单位的400余名嘉宾齐聚一堂。全球知名飞机制造商空客公司、全球知名民用航空发动机生产商赛峰集团、全球运动和控制领域领军企业派克汉尼汾宇航公司等国内外航空知名企业,以及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工业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等航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应邀参会,围绕新形势下大西安航空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深度分享前沿资讯,共谋投资合作机遇。

  

  西安市委副书记、市长上官吉庆致辞(供图 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

  上官吉庆在致辞中指出,作为国家重要的教育、科研和工业基地,西安拥有深厚的航空产业基础,已打造形成了一条集飞机设计、研发、生产、试验、维修、教育培训等为一体的成熟产业链。随着国际合作的逐渐深入,西安全面拓宽合作领域、畅通合作渠道、提升合作水平,更是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航空巨头落户西安,积累了丰富的对外合作经验,大西安航空产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以更加开放、更加务实的姿态向世界敞开胸怀。

  上官吉庆表示,西安市将继续加大对航空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打造产业发展新环境,实现配套能力新提升,推动产业结构新升级,进一步将“硬科技八路军”中的核心产业做大做强。欢迎广大客商在军民融合、通航产业发展、特色小镇建设等领域,与西安开展深入务实合作,为大西安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强大支撑,开创大西安航空产业发展新纪元。

  

  西安市委常委、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航空基地党工委书记王琳主持恳谈会(供图 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

  西安投资环境“三优三强” 航空产业开放合作活力盎然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三十多年来,中国航空企业的国际合作从西安起步,实现了从最基础的“来料加工”,到“供应商承包”,再到“风险合作伙伴”的历史跨越,逐步迈入进军世界市场的新时期。以航空工业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以西安航空基地为载体,陕西西安已占据了中国航空国际转包生产的半壁江山,成为了世界主要大中型飞机、发动机及零部件不可或缺的供应地。

  当前,全球航空制造业已形成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交织、国际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航空产业发展格局,并愈益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合作协作,已经成为航空业界广泛共识。通过此次恳谈会召开,不仅为国内外航空企业提供了一个开放合作的交流窗口,同时也良好展示了大西安适宜航空产业良性发展的绝佳投资环境。

  强晓安用“三个优”和“三个强”推介了大西安和西安航空基地的投资环境。强晓安表示,西安城市发展优、主导产业优、支持政策优,特别是西安“硬科技八路军”中的航空产业,以“航空引领、三机并举、军民融合、产城互动”为导向,以西安航空基地为核心,铸就了中国独有的一体化全链条,产业基础强、专业优势强、平台支撑强。随着西安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复建设,将为国际航空产业向西安转移营造一流的软硬件环境和政策环境。

  强晓安指出,西安将始终秉承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理念,竭力为前来投资发展的企业家和各类人才,当好“金牌店小二”、提供“五星级服务”,努力为大家在西安实现更大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西安市副市长强晓安介绍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供图 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

  嘉宾热议业界热点话题 共同描绘西安航空产业发展蓝图

  “西安航空产业合作发展恳谈会”上,以论坛的形式,邀请部分重要参会嘉宾围绕业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进行了主题发言,为广大与会者搭建了新信息、新技术和新市场的对接分享平台,在带来行业前沿资讯的同时,也围绕在西安开展产业合作献言建策,共同分享大西安航空产业发展的广阔机遇。

  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程宽在发言中表示,公司将与各界在民用飞机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全力助力大西安打造中国民机产业基地;赛峰集团中国公司副总经理王衍介绍了赛峰集团的主要业务情况及战略发展方向,并就西安航空产业加快发展提出了可行建议;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所长王彬文在发言中,介绍了强度研究所的发展现状,表达了对航空产业发展的期盼;航空工业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设计师欧阳绍修展望了当下中国大飞机产业发展机遇,同时就行业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

  除此之外,西安三角防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亚、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执行副院长安迪·布什比、西安航空学院党委书记陈平社、中达证券(香港)投资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韩玄等嘉宾,也先后从航空产业军民融合、人员培育、金融投资等角度进行了深入分享。

  通过恳谈会的举办,汇聚了航空制造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打造了航空开放合作的高端对话平台。通过分享讨论,嘉宾们以前瞻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务实的建议,为西安航空产业转型升级描绘了广阔发展的宏伟蓝图,对于促进西安航空产业合作交流与产业进步提供了智慧与活力。

  

  项目签约(供图 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

  一批重点项目集中签约 总投资163亿元项目落户航空基地

  “西安航空产业合作发展恳谈会”不仅提供了业界交流的广阔舞台,也是产业投资和项目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此次恳谈会上,总投资163.2亿元的19个项目成功签约落户西安航空基地,极大展示了大西安航空产业特色品牌优势,助力西安航空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

  其中,中达证券(香港)投资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宁波君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西安航空基地成功签约“飞机拆解及航材销售中心项目”,总投资80亿元,一期投资15亿元,将建设飞机作业机位、航材仓储库房、飞机航材仓储中心等设施,利用拆解退役及二手飞机,发展航材仓储与飞机零部件再利用产业。西安翔辉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军民用航空模拟器研发制造项目”,打造航空零部件、飞行模拟器、空乘模拟舱研发生产中心,有力推动航空军民深度融合和航空文化旅游发展。此外,航空器材贸易仓储加工项目、航空金属材料转包配套项目、航空转包生产项目、无人机可靠高性能全自主飞行控制系统项目等国际化程度高、发展后劲足的项目,也在此次恳谈会上集中签约落户。

  签约项目创新业态活力彰显、国际合作特色鲜明,涵盖了航空制造、航空转包配套、航空贸易仓储加工、航空军民融合发展、航空新材料研发、飞行培训等多个领域,是西安航空基地在国家中心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大西安建设的战略机遇下,全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专业承载能力、优化营商服务环境的宝贵成果,为西安航空产业的加速发展提供了强大动能。

  在签约项目中,落户西安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的项目金额占到总投资额的半数以上,充分说明西安航空基地综合保税区在此次恳谈会上得到了广泛关注。随着建设工作持续推进,将充分发挥加速航空产业内合外联的载体作用,成为助力西安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在国际合作舞台上绽放独特魅力。

  特色产业环境得天独厚 “三生融合”航空新城加速崛起

  中国航空看陕西,陕西航空看西安。2010年,国务院批准西安航空基地升级为国家级陕西航空经济技术开发区,成为中国唯一以航空为特色的国家级经开区。多年来,西安航空基地全力构筑适宜航空产业发展的特色环境,形成了四大专业优势。

  在西安航空基地,有超过1000余家企业落户生根,围绕航空及高端装备产业链深耕细作,形成了强大的产业协作链条和就地生产配套能力,具备制造专业优势;拥有5所航空相关高校学院,每年输出研发、设计、制造、飞行、维修、乘务等各类航空专业毕业生近万人,具备科研人员专业优势;拥有3个国家级工程中心、7个省级技术创新平台、23个市级工程实验室,具备研发专业优势;悉心培育了一批懂市场、懂研发、懂制造、懂产业的专业服务团队,贴心提供零距离的“店小二”服务,用心助力广大客商投资兴业,具备专业服务优势。

  作为西安市航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西安航空基地承载了军民融合深化改革、高端装备集聚发展、航空产业对外开放的历史使命。随着国家、省、市多重政策红利的加速释放,航空基地好风借力、乘势而上,从大规划、大交通、大产业、大服务、大平台等6大体系入手,加强与周边区域联动合作,实现高端产业、产业高端“双支撑”,产业链条和创新链条“双协同”,文化旅游和航空特色“双互动”。

  随着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不断加快,西安航空基地正在推进由工业园区向产业新城的历史蜕变,“以产兴城,以城促产”的发展新方式,为西安航空基地发展注入了源源活力。未来,西安航空基地继续构建特色创新驱动体系,努力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全力建设“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三生融合航空新城,成为大西安工业大走廊上的重要产业支撑。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