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举办"全面深化改革" 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2019-05-01 18:47:1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吴宇婷|责编:葛宁远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张婷沥):4月30日,陕西省委宣传部与陕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共同举办“全面深化改革”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建利,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海波,陕西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副巡视员王矿林出席发布会,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张婷沥 摄影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厅长王建利出席并解读“陕西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

  王建利表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今年1月26日,陕西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陕发〔2019〕5号,以下简称省委5号文件),对未来一个时期陕西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做出了全面规划,这对于陕西省教育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省委5号文件出台3个月以来社会高度关注。

 文件出台背景

  近年来,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陕西省实施“以德为先、骨干带动、全员提升"的强师计划,高等院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骨干体系不断壮大,全员素质不断提升,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师群体的社会影响力明显增强。

  目前陕西省各级各类学校共有教职工637223人,专任教师490879人,教师队伍数量应该讲相对充足,结构比较合理,教师的职称年龄结构不断优化,中青年教师成为主体,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进一步提高。陕西省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了99%以上,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也达到98%以上,高校教师队伍呈现出高学历年轻化的趋势。

 陕西省教师队伍的主要特点和现状

  一是重视师德师风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陕西省各级各类学校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发扬延安精神,西迁精神等红色资源,坚持加强思想政治强化师德师风,教师整体政治素质强,业务能力精,涌现出全国教书育人的楷模刘占良(2013年)、张国伟(2014年)、何雅玲(2015年)、党红妮(2018年)和央视最美教师邓滢(2017年)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成为陕西省教师群体的优秀代表。

  二是鼓励拔尖创新,培养高层次人员。陕西是高教大省,高校人员集中。全省高校现有"两院院士"达到45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40个。

  三是重视骨干引领,带动全员提升。在全面提高教师能力和素质的同时,积极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近十年来,全省累计评选中小学"三级三类"(省、市、县三级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骨干教师达到了7351人、特级教师513名、正高级达到310名;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达到855人。

  四是聚焦乡村一线,促进均衡发展。近十年来,全省累计筹集"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项目经费10多亿元,80%用于乡村教师的培训;利用中央特岗计划补充乡村教师达到2.7万余人,实施义务教育教师校长交流轮岗、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等工作实施力度不断增强,有力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和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近年来,陕西省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要不断增长,教师队伍建设还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普通高中和幼儿园教师缺编,部分学科专业教师不足,结构性矛盾还比较突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数量还很不足,高校高层次人员培养和创新团队建设还亟待加强,陕西省教师队伍尚未形成有效的退出机制,这些问题制约和影响着全省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研究出台了陕西省委5号文件,对陕西省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中长期规划,以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与任务

  陕西省委5号文件提出四项原则,两个目标,四项原则以师德师风建设为核心,以素质建设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地位待遇为保障。两个目标就是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教师地位待遇逐步提高,待遇保障机制更趋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到2035年,建成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能够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创新教师型队伍。

  落实省委5号文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结合陕西省委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活动,大家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采取强有力措施推进各项政策的落实,确保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为建设教育强省,实现陕西追赶超越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