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畛子:好生态让群众家底“厚起来”

2019-07-09 11:07:52|来源:陕西日报|编辑:吴宇婷|责编:赵滢溪

  若问陕西“一脚踏五县”的小镇在哪儿?西安市周至县厚畛子镇的群众一定会自豪地说:“在我们这儿。”

  但有段时间,厚畛子群众却自豪不起来,因为他们的收入很“薄”。

  一脚踏周至、眉县、太白、洋县、佛坪五县的厚畛子,就像一座小岛,被“锁”在了秦岭绿色的海洋之中,交通很不方便。全镇农村常住人口762户269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37户1599人。

  2004年,作家叶广芩的一部《老县城》,让厚畛子镇和老县城村被世人知晓,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了这里。

  也就是从那时起,当地政府抓住契机,打造生态旅游和生态产业的金字招牌,带领群众走上了一条环境美、百姓富的脱贫路。

  留住“本真”做旅游

  7月6日,西安的最高温度达到35摄氏度,但厚畛子镇老县城却只有15摄氏度左右。凉爽的气候和清新的空气吸引来许多游客。

  在村东头的“王三圈农家乐”里,一天就来了四五十个游客。

  因为在《老县城》一书中提到了王三圈和他的农家乐,加之又有叶广芩题写“离钟楼最远的西安人”的牌匾,“王三圈农家乐”成了深受游客们喜爱的“打卡”地。现在,他家有4座民宿小木屋、28张床位。

  “我这里高峰期游客能有100多人,所以特别想盖上几层水泥小洋楼,但有关部门认为这样就破坏了环境风貌,不让盖。”王三圈说,当时,他想不通。

  不光王三圈想不通,老县城20多家农家乐经营户都想不通。

  “只有留住老县城村的‘本真’,留住这里的好生态,旅游业才能健康可持续发展。”厚畛子镇党委副书记赵双琦告诉记者。

  从2016年起,厚畛子镇一边做群众的思想工作,一边筹集资金实施老县城村旅游扶贫项目。他们给每户农家乐经营户发放2万元农家乐物资,并拨付了房屋修缮资金。同时,该镇对老县城村入口门楼、入村道路进行整修。

  在厚畛子境内,87处自然、人文景观都以留住“本真”作为旅游发展的“铁律”。

  据统计,厚畛子镇连续数年年均接待游客超过35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超过2000万元。

  面对一年十几万元的稳定收入,王三圈说,现在想通了,原汁原味的老县城才是游客最想体验的!

  集约发展兴产业

  7月,秦岭里的山茱萸进入了快速生长期。在厚畛子镇花耳坪村成片的山茱萸林里,一颗颗宝石般的绿色果实缀满枝头。

  花耳坪村位于黑河源头。别看叫花耳坪,这里种植面积最大的不是花,而是山茱萸,总面积达1204亩。7月4日,花耳坪村第一书记卢钢向记者介绍,村里种植山茱萸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光树龄160年以上的就有250多株,被誉为“中国山茱萸之乡”。

  20世纪90年代,山茱萸每公斤的收购价高达140元左右。全厚畛子镇第一个装上电话、第一个看上彩电、第一个穿上羽绒服的村民都出自花耳坪。

  后来,随着全国各地开始大量种植山茱萸,药商在收购时往往通过多种方式压低价格,花耳坪村致富的“金饭碗”被打破了。

  山茱萸是制作六味地黄丸的主要药材。综观全国,山茱萸收购量最大的要数河南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宛西制药)。可在2017年以前,花耳坪村并没有跟宛西制药接上头,每到山茱萸收获季,村民们单打独斗,很难卖出好价钱。

  2017年8月,第一书记卢钢一到花耳坪村,就按照集约化发展思路,倡导成立了厚花中药材种植合作社,承诺高于市场价收购村民的山茱萸。随后,在村干部与帮扶单位相关负责人的努力下,合作社和宛西制药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

  2018年1月,合作社成立仅5个月,就帮助村民卖出了9.8吨山茱萸。每公斤36元的价格远高于村民零卖的每公斤14元的价格,户均增收3000元。

  握指成拳,聚沙成塔。近年来,厚畛子镇形成了9个村级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了全镇所有农户长效产业全覆盖。

  生态理念入人心

  7月4日,记者从西门进入老县城。老县城原叫佛坪厅,始建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是扼守傥骆古道的咽喉所在,后因匪患败落。如今,在宽阔的石板路两边满是土木结构的老房子。

  中午时分,“深山人家”农家乐经营户冯义东和妻子任义琴正在操作间忙着做扯面。经主人介绍,这个深山里的农家厨房里,安装着现代化的污水油水分离装置和油烟收集器。此外,他们还将垃圾分类投放。

  近年来,厚畛子镇创新推动全民共治共享模式。他们把爱山护水保林写入村规民约,写入“农家乐”管理标准,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杜绝农业面源污染,完善环卫设施,实行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

  “刚开始,对于厨房垃圾分类我们还觉得有些麻烦。但后来环境好了、空气好了,来得人就多了,我们也就有得赚。”刚刚接待完一拨游客,周至县花耳坪村竹园居农家乐的刘长江忙里偷闲地告诉记者。

  刘长江家的小院紧挨着大山,北面是哗哗作响的黑河水,小院前面是连片的山茱萸林。当凉爽的山风从河面上吹过来时,人似乎都要醉在这山水之间了。

  将生态旅游与美丽宜居村庄建设相结合,与传统古村落保护相结合,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美丽的厚畛子在演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故事的同时,也让群众收获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记者 李艳 刘强)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