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富“路子” 摘掉穷“帽子” ——榆林市佳县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纪实

2019-09-16 11:34:57|来源:陕西日报|编辑:柳洪华|责编:赵滢溪

佳县刘家山便民服务中心马家沟村第一书记魏翻桃(右二)为贫困户讲解扶贫政策 记者 赵波摄

  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佳县始终把培育致富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立足资源优势,结合县情实际,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提出“东枣西果北蔬菜、旅游畜牧杂粮中药材”产业布局,着力发展“3+X”产业。今年,佳县将整合产业资金3.6亿元,实施10类1145个项目,直接带动贫困户18378户。

  9月,在佳县这片土地上,处处生机勃发:82万亩枣林郁郁葱葱,1.78万亩山地苹果长势喜人,猪羊鸡禽繁衍生息……这个曾经贫瘠的土地如今生机盎然,淳朴敦厚的佳县人民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带领下,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致富之花。

  红枣产业

  提振群众致富信心

  佳县是中国红枣名县,红枣栽培历史悠久。目前全县红枣栽培面积达到82万亩。过去在佳县,每说起红枣,老枣农们总是百感交集。2010年以前,这里的红枣产量大、品质优、价钱好。以红枣为主导产业的村庄大多是人人羡慕的富裕村。

  2010年以后,随着气候和市场的双重挤压,佳县红枣产业每况愈下。红枣效益一年不如一年,枣农入不敷出逐渐成为常态。看着占全县耕地总面积76%的红枣林逐渐荒芜,每年大量的红枣烂在地里,枣农们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曾经辉煌的红枣产业也逐渐沦为制约全县发展的一块短板。

  为了破解产业难题,近年来,佳县县委、县政府按照有机红枣的生产技术标准,全面提升红枣品质;推广“沿黄老枣园综合改造试验与示范”技术成果,进一步推动佳县优质红枣基地建设步伐;开发高附加值红枣产品,充分提高红枣的商品附加值及企业加工能力;强化佳县红枣公用品牌建设,创建红枣公用品牌符号系统;建设红枣产业发展试验基地及专家工作站,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佳县试验、研究、开发,为红枣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这样切合实际的有力举措下,佳县的红枣产业正逐渐走出昔日的困境,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红宝石”。

  山地苹果

  拓宽群众致富路

  走进位于佳县刘家山便民服务中心桃园沟村的生态科技示范园,放眼望去,一棵棵山地苹果树把群山装点得郁郁葱葱。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座座荒山,现如今经过统一规划、集中整治、改良土壤、科学栽种等一系列举措,过去的荒山正在变成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的“金山”。

  59岁的桃园沟村村民王存尚就是依托这片果园脱贫致富的群众之一。“年纪大了,出门打工没人要,只能在家受穷。”说起来示范园之前的日子,王存尚满是无奈,“现在,我在这里做除草、管理、施肥等工作,一年下来能拿3万多元。”

  在佳县,类似王存尚这样在山地苹果产业带动下脱贫致富的群众不在少数。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佳县依托先天优势,积极探索苹果产业化建设,力争让苹果产业成为全县支柱产业、致富产业。今年以来,该县计划栽植山地苹果1.8万亩,涉及74个行政村,预计覆盖2786户贫困户。

  不仅种植山地苹果,山地苹果示范基地还计划组织群众发展远志和油菜花种植等短期林下经济,进行短期劳务输出……在让山地苹果长得好、效益高的过程中,佳县农民增收渠道也变得越来越宽广。

  传统畜牧业

  推开群众致富门

  在发展红枣、山地苹果等传统产业让群众增收的同时,佳县还不忘猪、羊等传统畜牧业的带动作用。截至今年6月,全县共发展3.88万只羊带动贫困户8797户、0.53万头生猪带动贫困户4278户。

  今年63岁的王学东是土生土长的佳县官庄乡妹山村人。几年前,因为自己患病和儿子的上学花销,王学东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是党的政策好,我的医疗费基本上全报销了,儿子的学费也减免了很大一部分。”王学东说,“但我不想就这么戴着贫穷的帽子,总想着干点啥。”

  干点啥呢?王学东左思右想,还是决定操起老本行:养猪。说干就干,王学东主动联系驻村干部谈了自己的想法。在他们的支持下,产业扶贫资金很快就到位了。两年多的时间,王学东在养猪的道路上发展得越来越好。

  在佳县,类似王学东这样在政策支持下发展传统畜牧业脱贫致富的贫困户还有很多。据悉,佳县目前白绒山羊存栏1.3万只,建成年出栏千只羊养殖基地2个、万头生猪养殖基地1个、万只家禽养殖基地5个。

  “X”产业

  确保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自脱贫攻坚开展以来,佳县按照“长短结合、统筹推进”和“以长带短、以短补长”的思路,力争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个长短结合的产业增收项目。

  在乡村旅游方面,佳县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形成了赤牛坬、泥河沟、王家山等乡村旅游带动脱贫的模式;在农产品加工业方面,佳县发展手工挂面、粉条、米面油、枣酒等各类加工厂150余家;在电商扶贫方面,佳县全力加快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服务站点建设、电商业务培训,已建成县镇村电商服务站43个,电子商务人才培训912人次。

  同时,佳县还针对贫困户开展靶向式、菜单式培训,举办设施蔬菜种植、蜜蜂养殖等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2期,培训职业农民100人次;采取分片指导、现场示范、跟踪服务等形式,深入镇村开展地膜渗水高粱、谷子种植现场培训会30场,全面提高贫困户产业发展经营水平。

  记者 赵波 通讯员 陈静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