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飞地经济”破解生态保护和加快发展“两难”

2019-09-19 15:50:11|来源:新华网|编辑:柳洪华|责编:赵滢溪

  陕西省安康市属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限制和禁止开发区面积高达91.9%;这里又是国家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川陕革命老区,发展需求迫切。近年来,他们创新思路,通过发展“飞地经济”,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以创新思维突破发展空间限制

  按照国家和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定位,安康市除月河川道等一些点状区域之外的县区均为国家限制和禁止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市10个县区中有9个被列入限制开发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被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城镇化开发。

  “要想发展,就必须突破安康地域和行政限制,整合全市可用的优质土地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也是我们提出‘飞地经济’模式的初衷。”安康市委书记郭青说。

  2013年9月,安康打破固有的行政区划限制,鼓励经济发展空间受到限制的宁陕县、紫阳县、岚皋县、镇坪县、白河县五个“飞出地”分别在具备良好开发基础的汉滨区恒口示范区和安康高新区两个“飞入地”征用土地建设飞地经济园区。

  安康市市长赵俊民介绍说,飞地园区实行“飞出地”与“飞入地”县区合作共建。“飞出地”负责落实建设用地指标及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飞入地”负责落实园区建设用地报批、征迁,制定落实吸引企业入驻园区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管理园区涉及的教育、民政、计划生育等社会事务。在利益分配方面,飞地园区的财税收入和经济发展成果由“飞出地”和“飞入地”共享。

  “对‘飞出地’来说,是项目飞出去,产值留下来。对‘飞入地’而言,则是产业飞进来,人气聚起来,从而形成双赢局面。”赵俊民说。

  “点”上开发 “面”上保护

  在“点”上开发、“面”上保护的全域经济发展思路指引下,安康限制开发区域的县区进入了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的良性循环。

  紫阳县委书记赵立根告诉记者,过去县上缺少土地资源,企业没地方投资建厂,劈山造城、填河造地又破坏生态。眼瞅着良好的生态资源就是无法转化为财富,生态产业只能停留在最基础的原料生产上,地方经济很难快速发展。现在县上创新融资机制支持飞地经济园区建设,引进返乡创业企业家在“飞入地”发展新型工业,在“飞出地”发展绿色富硒产业,既富了民,又强了县。

  飞地园区完善的工业基础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为秦巴山区优质产品在深加工后销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提供了平台。记者调研发现,紫阳的天然富硒食品、产品价格成倍增长,生态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重要的致富门路。焕古镇茶农张仁贵告诉记者,人还是那个人,园还是那片园。从2015年到2018年,他的7亩茶园鲜叶收入从3000元变成10万元,一下子增长了30多倍。

  借力苏陕扶贫协作,镇坪县飞地园区按照“县上建基地、飞地搞加工、区域拓市场”的模式,依托镇坪“巴山药乡”优势资源,在飞地里为镇坪建立起生物医药加工、富硒食品基地。“过去看中镇坪丰富药材的企业不少,却没法在镇坪建厂搞生产,现在有了飞地,问题迎刃而解。” 镇坪县飞地园区管理办公室主任许勇说。

  在这里建厂的陕西安康普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这家公司行政总监谢文强告诉记者,选择在“飞地”建厂,企业既能最大化获取“飞出地”的自然禀赋,又能享受“飞入地”完善的工业配套,是一种具有智慧的发展模式创新。

  截至今年8月,安康高新区和恒口示范区一期规划的4.2平方公里5个飞地园区累计完成园区建设投资65.6亿元,飞地园区已累计签约招商项目84个,其中落地建设59个、竣工投产企业17个,投资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2家。

  “飞地”成为安康经济高速发展新引擎

  与传统“飞地经济”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模式不同,安康市将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飞地经济”发展之中,在落实主体功能区要求的同时,促进生产要素向重点开发区域聚集,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采访发现,“飞地经济”成为带动安康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强大引擎。在“飞地园区”内,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动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生物医药等绿色工业在转型升级中逐步迈向中高端,同时促进了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绿色金融、健康养老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园区实现了劳动力就近有序就业,增加了城镇劳动力收入,加快了城镇人口聚集。

  “飞地经济”还给当地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生态友好型产业提供了广阔空间。安康的富硒产业连年保持30%左右的高速增长,安康富硒食品占规模工业比重由2013年的23.1%上升到2018年的33.8%,连同第一产业的富硒种养产业,富硒产业总规模已达670亿元。(记者孙波、刘书云、薛天)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