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体操:发力备战十四运

2019-10-14 08:55:27|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陕西省竞技体操优秀选手伍冠华在备战十四运会的训练中。 本报记者 毛毛摄

  10月10日,陕西省竞技体操小选手进行基础训练。 本报记者 毛毛摄

  体操与田径、游泳被称为体育运动基础大项,我省曾先后为国家队输送过竞技体操选手冯敬、肖俊峰,艺术体操庞琼、白梅等多位优秀运动员和教练员。近年来,又涌现出张宏涛、杨佩、伍冠华、王子露等全国乃至世界级优秀选手。

  在新时期,面对新要求,陕西省体操项目发展致力于竞技运动与大众体操协调发展,取得了不菲成绩。

  40余名运动员努力备战十四运

  近日,当记者踏入陕西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训练馆时,首先感受到的是陕西省体操队热火朝天的训练气氛。

  “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成立于2001年,中心成立之初主要负责我省竞技体操和艺术体操两个项目的训练管理及运动队备战参赛工作。陕西省体操队至今已参加过四届全运会和多次国际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陕西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张京介绍说。

  为实现十四运会“参赛出彩”的目标要求,陕西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以内部挖潜、外部引进优秀人才,优化项目布局和完善备战队伍为突破,以创新训练方法手段和管理保障机制为切入点,提高运动队的竞技实力和参赛成绩。该中心在全国引进多名优秀运动员补充备战队伍,提升竞争力。

  截至目前,陕西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备战十四运会3个项目队组已基本成形,有40余名运动员。其中,成年体操运动员伍冠华、艺术体操个人王子露最为耀眼;艺术体操成年集体、蹦床项目也具备一定实力;青年体操团体、个人戴智雄,艺术体操集体也在国内比赛中崭露头角。

  陕西省男子体操队教练尚敏告诉记者:“近些年,陕西省竞技体操项目还涌现出了一批新秀,包括分别获得了2019年全国体操冠军赛鞍马银牌和铜牌的曹永昌、杨天乐以及取得女子跳马第三名的张思磊。”

  优化运动队伍管理模式

  为加强十四运会备战队伍的管理,陕西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优化管理模式,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训练保障机制;发挥复合型保障团队优势作用,科技助训,科学强训,逐一破解备战难题;实施“一人一策”备战方案,狠抓备战过程,务求训练实效。

  为提高训练水平,陕西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从2017年起引入视频反馈系统,通过视频拍摄帮助运动员、教练员发现并及时解决训练问题。在体能训练方面,邀请田径教练指导基础训练,与陕西省体科所联手实施青年组以上队伍体能训练全覆盖。与院校专家合作,通过专项技术分析,帮助运动员提高训练成绩。

  “近几年我们加大培养体操后备人才的力度,目前我省已形成一二三线队建制完整、梯次分明的人才培养模式。”陕西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赵旭介绍说。

  据了解,目前制约陕西省竞技体操发展的关键因素是选材难问题。为突破这一瓶颈,陕西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通过体操协会,积极开展幼儿基本体操、快乐体操、艺术体操进校园等活动,进一步优化省运会和年度赛竞赛规程,采取组织基层教练外出学习培训等多项帮扶举措。经过努力,陕西省新增注册体操运动员300余人,现已有6个地市开展竞技体操训练。

  体操项目为全民健身添彩

  为了推广和宣传体操项目,扩大社会影响力,增进体教融合发展,破解体操运动员的“入口”和“出口”难题,近年来,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还走出省训练基地,面向社会推广普及大众体操,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添彩。

  据了解,自2015年以来,陕西省体操运动管理中心与省体操协会携手,打开大门办体操,积极搭建群众类体操赛事平台。积极承办陕西省全民健身操舞大赛、陕西全省快乐体操比赛、陕西省中小学生健美操、艺术体操、啦啦操锦标赛。

  陕西省体操协会先后开展了健美操世界冠军来陕活动;开展的陕西全省体操项目校园行公益送培活动,走进了陕西省内10个市进行健美操、艺术体操、啦啦操、快乐体操的普及与培训;在去年启动了陕西全省快乐体操器材配送工作,助力陕西省快乐体操普及开展;举办陕西省首届快乐体操校园长论坛,为陕西全省搭建了幼儿体育、体操类项目的学习提高平台。

  目前,陕西省“大体操”格局已经形成。快乐体操、艺术体操进校园活动已在陕西全省48家小学、幼儿园展开;全民健身操舞大赛,在陕西全省各地有了固定的分站赛,参与群众年龄跨度从青少年到中老年。快乐体操、艺术体操进校园和全民健身操舞大赛两项活动的开展,大幅度增加了陕西省体操项目受众,不仅为体操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储备了后备人才,同时,也使体育惠民政策落到了实处。(记者 毛毛 实习生 董国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