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土著”蜂 酿出舌尖上的甜蜜

2016-08-03 10:14:10|来源:西部网|编辑:王菲|责编:张琳瑞

  1 中蜂的“超级劳模”为了一斤蜜要飞3.7万次

  从周至县马召镇沿着108国道,顺着盘山路行进70公里,抵达板房子镇,这里就是周至县板房子中华蜜蜂保护隔离区,很多村民家里就靠养中蜂(也叫土蜂)维持生计。

  说起秦岭中蜂的特点,保护区蜂农许平安:在蜜蜂家族中,和同行意蜂(俗称洋蜂)比,中蜂个头矮稍小,而这一“先天不足”却成了优势。中蜂的特点在于效率高、采蜜期长,尤其是超强的适应性和抗螨抗病能力,以及很好的采集零星蜜源能力,让蜂农对它们很喜爱。

  对于蜂群来说,群体生活造就了独特的生活习惯和分工。成千上万只蜜蜂中,蜂王只有一只。数量最多的工蜂,按照年龄、能力、资历等也有不同的分工,有的负责侦查寻找蜜源,有的在巢穴负责清运垃圾,有的专职抚育后代,更多的是负责采集花粉和采蜜。

  一份500克的蜂蜜,你知道工蜂得来回飞多少次吗?答案是:3.7万次。

  采过1000朵花、采得10-200微米的花粉几万粒,这是一只工蜂每次出工的“战果”——它们爬过花蕊后,身上的茸毛就会沾满了花粉的颗粒,然后蜜蜂就会用前足的花粉刷把花粉尽量团在一起,这个时候的花粉是潮湿的。然后再把花粉的比较好团的团好传送到后足的花粉篮里,带回蜂巢。回家卸空后,接着又去采集新的花粉,就这样一天周而复始不停地重复,直到太阳下山,它们才收工。工蜂天生就是干活的命,天气越热,干活的效率越高。虽然没有监工,但天生的品性,有些竟然被自己活活的累死了。

  对于海拔约2000米的秦岭深山,为什么只有中蜂而没有意蜂?主任说:“因为温度低几度,意蜂就会‘水土不服’,而中蜂却‘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