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子悲剧:《阙楼图》暗示一位皇帝父亲的抑郁之举

2016-08-10 17:26:52|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张琳瑞

  【原创】弑子悲剧:《阙楼图》暗示一位皇帝父亲的抑郁之举

  懿德太子墓出土文物(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号墓为陵:非帝陵,实乃中宗发泄内心的愤懑

  懿德太子生前命运多舛,死后却享尽哀荣。唐中宗不仅将大臣裴寂亡女与他冥婚合葬,改葬后的地宫更是规模宏大,并“号墓为陵”。懿德太子墓全长100.80米,出土三彩釉陶俑、贴金甲马骑佣、三彩器等1000余件,壁画近400平方米,是目前所见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唐代墓葬。其中随葬的玉哀册、贴金甲马佣,壁画中的三出阙、二十四杆列戟、雉尾障扇均属帝王礼仪。此外,中宗还为懿德太子和永泰公主设立的寺庙追福。懿德寺位于长安城延寿坊,由隋代慈门寺改装而来,由唐朝廷管理祭祀,配《享懿德太子庙乐章》,四时祭享。

  由于懿德太子墓形制和规模的特殊性以及“号墓为陵”的文献记载,故有学者认为懿德太子墓使用了帝陵制度。王小蒙表示,关于陵的称谓的适用范围,在《旧唐书·卢粲传》中记载了卢粲关于陵的一段议论:“伏寻陵之称谓,本属皇王及储君等。自皇家已来,诸王及公主墓,无称陵者。”,即皇帝墓和太子墓都可称之为陵。不同的是,太子陵均无另外的陵号,直接以太子名为陵名。而死后赐皇帝者,其陵皆有陵号,如唐高宗时太子李弘谥孝敬皇帝,号恭陵;唐玄宗时期,李宪死时封让皇帝,其陵称惠陵;唐肃宗追李琮为奉天皇帝,号“齐陵”。所以,与上述几位赐为皇帝并有陵号的墓葬相比,无陵号的懿德太子陵只能是太子陵,而非帝陵意义的“陵”。

  懿德太子死后,中宗为其追福,立懿德太子庙,唐玄宗时期,又建“七太子庙”,祭祀李建成、章怀太子、懿德太子、惠昭太子、惠庄太子等,也可见懿德太子身份与其他太子毫无二致。此外,懿德太子庙祭祀乐章只有六章,而孝敬皇帝有九章,也有明显的差距。

  王院长认为,懿德太子“号墓为陵”,并未改变其太子的身份,其墓葬亦不可能由太子陵变为帝陵。当年,唐中宗迫于武后的压力,亲令缢杀了一对儿女,其内心的痛苦常人难以想象。5年后,为儿女平反改葬时,则极尽隆重奢华,他是以此方式来发泄深藏内心的愤懑,慰藉死去儿女的冤魂。但是,唐中宗始终不曾抑武扬李,在改葬懿德太子时也颇有节制,“号墓为陵”只是强调太子身份应该得到的礼遇,陵、庙等名号均为名副其实的太子级别,并未缘太子李弘的先例,将懿德太子陵升格为“帝陵”。至于在墓葬规模等某些方面的超出常规,则应是私情所属的一种特例,名分不变,配置上则有一点小小的突破。

  生前的不幸使懿德太子死后哀荣备至,如他地下有知,或许能够原谅其父中宗残忍而无奈的杀子之举吧。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