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都明珠”钟鼓楼

2016-08-26 15:34:51|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张琳瑞

丽的钟楼、鼓楼

  钟楼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在经历了几次关中大地震以后为何依然屹立不到?彬哥说钟楼是典型的榫卯建筑,她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很像大家小时候玩的积木。这种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它不仅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还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这也就是钟楼能够如此承受之重的原因了。

  对钟楼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钟楼原本并不在现在的位置,她原本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明万历年间因为城市东迁发展规划的需要迁移现址,在钟楼二楼西墙上,嵌有一方时任陕西监察御使龚懋贤亲自题写的《钟楼东迁歌》碑,记述了这座巨大建筑整体迁移的过程。彬哥告诉我,钟楼之所以能迁移成功,最大的原因就是利用了榫卯结构可自如拆卸、安装的建筑技巧,才能让钟楼在东迁之后再次重现在世人眼前,成为古都长安的一张靓丽名片。登楼的过程中,我一直戴着眼镜寻找榫卯的结合处,发现在角落是最容易看到这种结构,有兴趣的你们也可以去试试。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