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网媒采访团重走丝绸之路 带回“三个感叹”

2016-10-28 10:17:37|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张琳瑞

  二叹陕西文化传承力:金城关现盛世元音 平弦艺术在青海生根

  戏曲秦腔曾是国人的“盛世元音”,陕西网络媒体采访团追丝路足迹,在兰州金城关秦腔博物馆内,寻到那一声吼后散落的余韵,品秦文化融入兰州古城的味道。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之一,主要在西北的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地流行,如今虽不及当年风光占尽,但在该博物馆内,仍可看到秦腔在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历程中的艺术价值和往日辉煌的凝重华章。也把源自陕西的秦腔艺术文化在西北地区的深远影响展现的淋漓尽致。 

  青海平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钧

  再说平弦艺术,陕西早有平弦流传,从陕西省凤翔县文化馆于1963年编印的《凤翔民歌--平弦曲子》一书中可寻踪影。而青海平弦戏,以它独有的地方方言,及由地方语音生发出的独特的音乐旋律,在当地占有其他任何戏曲所无法替代的艺术地位。陕西网络媒体采访团在青海西宁有幸见到青海平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钧,老先生虽否定了青海平弦源于陕西的说法,但也表示平弦艺术大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加之陕西在古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影响力之深远,艺术间有渊源是必然的。

  不论是在兰州的秦腔还是在青海的平弦,都能寻见活跃着的陕西元素,这是陕西文化包容性的表现,也是陕西沿着古丝绸之路上文化传播传承的有力佐证。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