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策规定房价只许涨不准降?别被骗了

2017-02-24 09:00:34|来源:央视网|编辑:王菲|责编:张琳瑞

  

  1月份西安商品住宅周度成交套数条形图

  新年西安楼市放缓 编造谣言者别有用心

  还记得2016年,榆林土豪、北京富豪和郑州炒房团纷纷组团来西安看房的消息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西安的房地产市场热闹异常,给人一种西安楼市非常火爆的感觉。

  然而,在2016年12月31日,西安市发布《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西安自2017年1月1日起启动新一轮的限购政策。本轮限购强调了政府将在项目规划建设、金融市场监管和商品房销售管理等层层严控,加强审查,这将会有效遏制投资投机性购房,也可以说是给当时西安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吃了一颗非常及时的“定心丸”。

  再加上新年春节假期楼市推盘减少、市场观望情绪转浓、政策信号持续释放等等多种因素合力致鸡年全国范围内的楼市普遍放缓。业界普遍认为,在经历2016年房地产大周期过度透支市场购买力后,今年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将告别高增长,回归平稳水平。

  如果再看看具体的成交量,问题就显而易见了。据报道,1月份西安市普通住宅成交量118.05万㎡,环比下跌39.83%,同比下跌0.20%;成交价格7782元/㎡,环比上涨0.96%,同比上涨21.61%,总体来看,普通住宅市场呈现量跌价涨态势。

  楼市成交量下跌谁最着急?显而易见,还是开发商。为啥?房子卖出去的少了,直接影响的就是这些房产销售的收入。而“房价要涨”、“早买早便宜”这样的谣言直接受益者,还是开发商和房产销售。

  如此一来,房价“不允许下调”这样的朋友圈谣言为何会出现,就非常明了了。

  西安限购政策不变 传播虚假信息将被严厉打击

  目前,有关西安房地产市场的限购政策,实行的依旧是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有关问题的通知》。

  西安现行限购政策,最让大家关注的是,自2017年1月1日起,本市及非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包括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在本市城六区范围内只能新购一套住房(含新建住房和二手住房)。

  《通知》还规范互联网“众筹买房”等行为,严禁各类机构开展“首付贷”性质的业务。此外,还包括严控项目规划建设标准;加强开发用地出让管控;规范住房金融市场秩序;加强商品房销售管理;强化房地产市场监督等内容。

  《通知》中也明确,商品房销售时,不得通过捏造或散布涨价信息等方式恶意炒作、哄抬房价。严厉打击以各种形式制造、传播虚假信息误导消费的行为,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西安市还要求工商、国土、规划、建设、房管、物价、金融、税务、公安等部门加强对房地产交易秩序和住房金融市场秩序的联合监管和整治,强化日常执法检查,积极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各类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对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并列入诚信档案,实施联合惩戒。涉嫌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我们奉劝制造和传播房地产市场谣言的这些人,悬崖勒马,回头是岸。也提醒购房者不传谣、不信谣,冷静分析,理性购房。(澍田)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