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统筹 打造一流旅游目的地 ——专访宁陕县人民政府县长郑红丹

2017-11-07 09:57:15|来源:三秦都市报|编辑:李妍|责编:董健雄

  

  秦岭旅游联盟成立大会

  10月20日,随着宁陕县全域旅游发展暨旅游创建工作推进会的顺利召开,该县正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暨全域旅游示范县为契机,以“七大工程”为抓手,锁定创建目标,聚焦创建任务。为此,记者专访了宁陕县人民政府县长郑红丹。

  记者:郑县长您好!看了宁陕旅游产业发展报告,成绩令人欣喜和备受鼓舞。目前,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宁陕旅游面临新的挑战,具有创新引领、协调带动、共建共享等特性的全域旅游已是旅游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创新,为何说发展全域旅游是宁陕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郑红丹:近年来,全县抢抓发展机遇,深入实施“生态立县、文化兴县、旅游富民”发展战略,实现了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2014年在全市率先提出了全域旅游发展理念,出台《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决定》,2015年编制《宁陕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宁陕县大蒿沟景区旅游发展控制性建设提升规划》,对全县、重点区域旅游开发进行科学规划,2016年跻身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行列。2016年全县接待游客41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79亿元。

  首先,发展全域旅游是壮大主导产业,实现追赶超越的需要。其次,发展全域旅游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宁陕的需要。第三,发展全域旅游是增收富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需要。

  “2017年1-9月,全县接待游客417.0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97%和45.16%。今年新建、续建旅游项目17个,悠然山二期工程、皇冠健康小镇等项目快速推进,1至9月累计完成旅游投资15.28亿元,占年度任务10.99亿元的139.04%。”这些发展数据再次说明发展全域旅游是宁陕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记者: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宁陕又是如何推进全域旅游发展?

  郑红丹:在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我县坚持全域视野和统筹推进理念,突出景区建设、服务体系、风貌控制、产业融合、宣传营销和资源保护六个重点,积极实施核心景区打造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加快游客服务中心和停车场以及旅游厕所等服务体系配套建设、深化旅游+N产业融合等七大工程,以全域旅游规划为上位规划,修订城乡建设、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规划,实现多规融合、相互衔接,培育旅游新兴业态,努力实现协调发展。

  与此同时,加强全域旅游宣传,发起成立秦岭旅游联盟,联合打造秦岭旅游品牌;举办中国·大秦岭(宁陕)山地越野、山水摄影等系列文体旅游赛事活动,打造宁陕印象品牌;指导景区策划各类文化旅游活动,打造具有景区特色的营销品牌等。

  目前,全县成功引进西安海荣集团、云南城投集团、北京世纪恒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29家省内外实力企业投资342亿元开发38个旅游项目,形成了“两线、三环、五区、多点”的旅游开发格局,累计完成旅游投资52亿元,打造了筒车湾国家4A级休闲景区、上坝河省级旅游度假区、秦岭峡谷乐园国家3A级景区、秦岭悠然山高山湿地景区等一批核心旅游产品。

  记者: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涉及多个行业。要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存在大量的协调工作要做,仅仅依靠旅游部门是难以实现的,请问宁陕统筹协调保障方面又有哪些有益的探索?

  郑红丹:为深化旅游改革,凝聚发展合力。2016年12月我县启动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暨省级旅游示范县创建,成立了宁陕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暨省级旅游示范县创建委员会,由县委书记任第一主任、县长任主任,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联系的领导任副主任,相关县级领导任副主任,各镇党委书记、相关县直部门、省市驻宁单位、重点旅游企业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建立了“一把手”推动旅游创建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整合各方资源,助力全域旅游创建。

  创建委员会下设创建办和创建指导组、监测评价组、督导考核组、宣传教育组等,分工负责全域旅游创建指导、指标监测、督促检查、年度考核、创建宣传和舆论引导等工作。深化旅游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县旅发委职能作用,成立了宁陕县公安局旅游警察大队、县人民法院旅游巡回法庭、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旅游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形成“1+3+N”旅游综合管理体制。

  强化旅游督促考核,将全域旅游纳入县对部门、各镇年度目标综合责任考核内容,加大全域旅游考核权重,设立全域旅游单项考核;定期开展全域旅游专项督查,对各镇、县直相关部门全域旅游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督办,通报全县。积极制定出台加快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专项政策意见和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努力营造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的政策环境。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