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小春联凝聚百姓愿望 老传统折射时代变革

2018-02-08 11:45:41|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董健雄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刘君慧):2月7日,农历腊月二十二,在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文化广场,灯笼年画、春联福字、烟花爆竹、瓜子花生,各类年货摆放整齐、琳琅满目,市民们正在忙碌着购买年货,喜庆的气氛也让这年味越来越浓。

  

  大大的福字(柳洪华 摄)

  

  红红的灯笼(柳洪华 摄)

  春联,作为中国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年货之一。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极提高,各类印刷精美的春联受到热捧,手写的春联已经很难见到。而在中国的陕北,却仍然保留着手写春联这一传统习俗。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在延安市安塞区文化广场看到一位老者正在为排队等候的市民写春联。据了解,这位老者叫尚生明,今年61岁,由于写得一手好字,已经写了几十年春联,在服务群众的同时,也为自己的生活增加了收入。“诗词、文章、春联这些都来源于中华大地,手写的春联,有生活的真实感,也承载着中华文明,所以还是有很多人愿意选择手写的春联。”尚生明告诉国际在线陕西频道。尚生明介绍,其实今天的人还不多,从农历小年开始,前来写春联的人就会慢慢多起来,人多的时候一天大概能写五百副左右。

  

  尚生明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柳洪华 摄)

  

  尚生明正在为群众们写春联(柳洪华 摄)

  

  马虎娃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柳洪华 摄)

  “印刷的春联可能好看一些,纸质好一些,但春联讲究的是字,写的是情怀,这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传承,我们更喜欢手写的春联。”正在排队等着写春联的市民马虎娃说道。

  近几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也让更多的人有精力去关注国家的发展,这使得春联的内容也开始发生变化。尚生明笑着说:“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对春联内容的要求也很跟得上国家发展的形势,还有人让我写关于‘一带一路’的春联。”

  延安是革命圣地,红色文化的摇篮,也是脱贫攻坚重点区域。随着精准扶贫的持续推进,这里的人民在生活水平上也逐渐有了新面貌。对于延安的百姓们来说,物质生活的富裕并没有带走他们对传统、对古老文明的信仰。这一幅幅手写的的春联,正是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传承的缩影。

  

  尚生明笔下的“春”字(柳洪华 摄)

  

  市民展示尚生明写的祝福春联(柳洪华 摄)

  “春节临近,借此机会,我要写一副春联,献给伟大的祖国和全国的老百姓。”尚生明说着便挥毫写下“中华大地四季春,生活美满得人心”这幅春联。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