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花鼓 在创新中迎接发展的春天

2018-03-01 16:03:54|来源:陕西日报|编辑:李妍|责编:董健雄

  

  商洛花鼓现代剧《带灯》屡获大奖,先后四次受邀进京演出。 (资料图片)

     

  丹凤县剧团年轻演员在为参加2018年的“村晚”积极排练。(陕西日报记者 郑斐摄)

  

  商洛花鼓传承人、著名作曲家辛书善介绍商洛市剧团的发展历史。(陕西日报记者 郑斐摄)

  

  丹凤县剧团退休编剧邓耀斌在指导年轻演员排练。(陕西日报记者 郑斐摄)

  1月9日,雪后初晴,寒意正浓。记者来到位于商洛市商州区中心广场附近的商洛市剧团。

  剧团团长李小斌从小学戏,提起商洛花鼓,有着说不完的话。他告诉记者,根据贾平凹同名小说改编、由商洛市剧团排演的商洛花鼓现代剧《带灯》,自2014年7月25日首演以来,屡获大奖,先后4次受邀进京演出。2017年创作的商洛花鼓现代剧《疯娘》刚刚结束了巡演,同样也是广受好评。说到高兴处,李小斌说:“说到底,剧团要红火,必须依靠优秀剧目。” 

  优秀剧目带“火”了商洛花鼓 

  商洛市剧团是商洛花鼓的保护单位,剧团所有剧目都是原创,团里的演职人员常年在基层演出,经常行走在田间地头,能第一时间了解到社会热点。据介绍,当年风靡一时的花鼓戏《六斤县长》,编剧就是在一次基层采风中,因为群众的一句“包产到户闲了干部”产生了灵感。事实也证明,这部接地气、讲到群众心坎儿上的戏剧大受欢迎。 

  《带灯》“火”起来后,文艺评论界对它的肯定更多集中在题材的社会性和时代性上,“敢于揭示社会最基层的问题”“一部弘扬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优秀力作”“戏曲想要真正的传承发展首要的就是贴近民心”…… 

  青年演员张平2000年进入商洛市剧团,已经参与演出的大戏就有8部。2017年11月中旬他在北京参加了“商洛花鼓戏进校园”的演出,演的就是《带灯》和《疯娘》,反响很好。他告诉记者:“团里每部有影响的花鼓戏内容都紧扣时代脉搏,社会焦点在哪里我们的剧目创作方向就在哪里,力求做到‘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疯娘》就是一部反映母爱的静水流深、大爱无痕的情感戏剧。” 

  与《带灯》《疯娘》一样走出商洛、唱响全国的还有商洛山花艺术团创作演出的花鼓戏《紫荆树下》。2017年10月,这部戏剧荣获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商州区文化馆馆长郝忠锋说:“《紫荆树下》成功的关键在于剧本选材好。” 

  《紫荆树下》讲述的是清朝三兄弟的故事,符合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该剧在渭南市合阳县演出时,被当地群众称赞为:“花鼓唱响渭北,紫荆花开合阳。” 

  和商洛市剧团相比,商洛山花艺术团作为一家民营院团,排演这样一部大戏的难度可想而知。12岁起就从事基层演出的团长李英莉说:“我们的团员基本上都是业余演员,第一次演大戏就能荣获大奖,这让我们的业余花鼓戏演员很受鼓舞。”

  地方小戏登上了大舞台 

  商洛花鼓民间通称花鼓子、地蹦子,1949年前,流行于秦岭东南的丹江上游,是一种地摊小戏。其随意性强,角色多由小生、小旦、小丑组成,表演以歌舞为主,唱腔由民间小调组合而成,演出多在田间地头及农家院落。《商洛地方志》中描述:“远看一堆柴,近看是戏台,锣鼓一声响,地蹦子唱起来。” 

  商洛花鼓的源头有很多种说法,目前普遍认可的是,清光绪三年,湖北郧阳遭受水灾,大批灾区人民进入商洛,带来了郧阳流行的花鼓戏。后花鼓戏改用商洛方言演唱,逐步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和动听、朴实风格的地方小戏,最终形成商洛花鼓。而在商洛,花鼓戏起根发苗在丹凤县竹林关镇一带。 

  在丹凤县竹林关镇,记者寻找到民间花鼓艺人吴根香。吴根香今年54岁,山阳人,20来岁就开始学唱花鼓。据她介绍,山阳那边唱的是镇安花鼓,更接近湖北口音。竹林关这边唱的是本地花鼓,接近商南口音。竹林关镇有五六家自乐班,每个班子有六七人。作为民间演出,自乐班经常参加红白喜事、开业典礼等,一人一次能挣二三百元。 

  商洛花鼓曲调丰富,旋律优美,清新委婉,欢快活泼,广泛流传于秦岭山区。春节期间,几乎所有山寨、村落都要唱花鼓戏,但这一传统剧种因为缺少系统保护,在1949年前濒临失传的境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商洛花鼓迎来了发展机遇。从1953年起,商洛地区各县多次举办民间文艺座谈会、训练班,组织花鼓艺人呈艺献宝。这个地方小戏逐渐登上大舞台,成为商洛戏剧的一张名片。

  商洛花鼓传承人、著名作曲家辛书善1955年就进入了商洛剧团,先后担任演员、竹笛演奏员、作曲,亲历了商洛花鼓从田间地头登上大舞台的重大转变。他说:“商洛地处秦楚之交、黄河长江之分处,经过岁月漫长的滋养浸润,商洛花鼓既具有江南艺术风格的细腻委婉,亦具有秦地艺术风格的高亢激扬。” 

  20世纪60年代开始,辛书善利用每次演出间隙去探访秦岭深处的花鼓艺人。他翻山越岭,爬坡过河,经常住在老艺人家,听他们演唱到天亮,而且边听边记,用简谱把传统曲调记录下来。 

  经过专业戏曲工作者和老艺人不断挖掘、创新,花鼓艺术得到了全面的改革和提升。商洛市剧团首次排出的花鼓传统剧《夫妻观灯》,在省上文艺会演中获得了一等奖,轰动戏剧界。在此之后,他们又相继创排出《桑园人家》《水轮飞转》《换猪》《凤凰飞进光棍堂》《屠夫状元》《六斤县长》《月亮光光》等优秀剧目,多次荣获国家、陕西省、商洛市剧本和演出等奖。其中《月亮光光》在2002年陕西省第三届艺术节上斩获优秀剧目、最佳编剧等10项大奖,2003年代表陕西省参加第八届中国戏剧节又荣获曹禺戏剧文学奖、特别奖和优秀编剧等7个单项奖,同年荣获陕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荣誉背后,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默默付出。现在活跃在商洛花鼓创作舞台上的主力军仍是这些将商洛花鼓搬上大舞台的老艺人。 

  2017年6月到7月间,已77岁的辛书善老人全身心投入商洛市剧团新剧《疯娘》的作曲创作中。“《疯娘》创作中最困难的就是疯娘这个主要人物音乐形象的把握。主题歌4句词的谱曲整整写了10天。只有走进人物内心,找出观众为什么喜欢这个人物,才能通过音乐形式将这些表现出来。在榆林神木首演时,有观众说,一听到主题歌响起就想哭,这才是真正感染人。”辛书善说。

  辛书善将传承和创新融为一体,在《带灯》作曲中,为了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他在商洛花鼓戏唱腔音乐“筒子戏”“小调戏”“八岔戏”三种形式的基础上,又加入了商洛民间孝歌。他说:“这也是一种创新,丰富了花鼓戏唱腔。” 

  商洛花鼓艺人将地蹦子搬上艺术舞台,正是源于不断挖掘创新的结果,特别是在音乐、舞蹈等戏曲表现手法上进行了大胆创新。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商洛花鼓戏频频获奖,离不开79岁的国家一级编剧田井制。田老一生从事戏剧表演和创作,《揽月》《六斤县长》《屠夫状元》等脍炙人口的作品都是由他担任编剧。2017年,田井制担任编剧的《疯娘》参加了第八届陕西省艺术节的演出,近期他又创作了移民搬迁题材剧目《人往高处走》。他亲历并见证了商洛市剧团从最早以秦腔为主,到现在主打花鼓戏的过程。老人回忆道:“1982年《六斤县长》最受欢迎时,全国各大剧团或剧种都移植这个剧目。这部作品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剧中人物的台词代表了那个时代很多人的心声,真是一句台词一阵掌声。” 

  商洛花鼓的春天已经不远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商洛花鼓与京剧、秦腔、黄梅戏等,一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个发源于田间地头的民间小戏,终于跻身“大雅之堂”。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和发展,群众的欣赏水平和审美标准日益提高,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且呈多元化,商洛花鼓的传承和发展又面临新的挑战。 

  2011年,经过改制后的商洛市剧团,队伍更加精干,管理也更加科学。李小斌介绍道:“演员只有通过不断排戏,才能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培养锻炼出来。”

  现在商洛市剧团的骨干都是2000年进入团里的,2009年又招收了一批,但自2010年至今没有招聘过演职人员,各县(区)剧团虽然相继招聘了一批学员,可身份、待遇等问题始终是剧团发展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儿。

  79岁的田井制一直笔耕不辍,固然有老人对花鼓艺术的挚爱这一因素,但真正的原因还是后继乏人。老人说:“文化和艺术的传承需要各个部门的大力支持,我希望能够把我这些年编剧的经验传下去,但是没有完善的传授渠道。” 

  2017年8月,商洛市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组织了一次商洛戏剧的传承与发展情况调研。调研结果显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传统戏剧受到来自国外和新兴文化形态的双重冲击,戏剧传承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青年人大多数对传统戏剧冷淡、疏远,不愿意学习和传承传统戏剧,使得一些优秀剧种后继无人。 

  丹凤县剧团团长陈忠元告诉记者,丹凤县剧团2012年年底改制,改制前54人,全额事业编制,改制后只剩下十几人,排部戏人手都不够。在县上的支持下,团里2013年、2017年先后招了两批人。2013年招进26名专业艺术人才。2017年9月,又招了14名乐手,其中年龄大的6人直接上岗,年龄小的8人送到西安培训3年。这才保证了剧团的正常运转,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人员的身份和工资待遇。2013年招进的那批演员,当时签了5年合同,工资每月2600多元,现在合同到期了,每月工资仍是2600多元。即便是他们中的张渺已提升为业务副团长,刘佩、王力、任婷等已成为剧团的台柱子,但5年来工资依旧没涨一分钱。 

  演员刘佩说:“干了5年,年龄也大了。现在出去找工作也不好找,就希望剧团有个待遇增长机制。如果待遇每年能稍微增长一些,我还是愿意留在这里。” 

  商洛市政协副主席苏红英认为,不断完善戏剧艺术院团的体制机制,创造有利于戏剧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是商洛花鼓传承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她建议,借鉴外地艺术团体的改革经验,设立商洛市戏剧研究中心,专门从事戏剧研究、保护、传承和展演等工作,为商洛花鼓传承发展提供机制保障;实施“名家传戏——戏曲名家收徒传艺”计划,发挥老艺术家教学传承作用,完善花鼓艺术表演院团人才培养机制;畅通专业人才的引进渠道,按照特人特招、特事特办原则积极引进优秀专业人才。 

  在即将完成这篇稿件时,商洛市降下了2018年的第二场雪,天气变得更加寒冷,但毕竟大寒节气已过,春天已经不远了。我们相信,商洛花鼓,这朵盛开在秦岭深处的艺术之花,经历过风雪之后,会开得更加绚丽多姿。(陕西日报记者 郑斐 万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