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与城市发展一路同行

2018-12-04 08:54:43|来源:陕西日报|编辑:李妍|责编:赵滢溪

  原标题:改革开放40年可喜变化在身边公交车,与城市发展一路同行

  11月20日,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经过西安市寒窑路西口站。本报记者李念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铰接式公交车出现在西安街头。资料照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西安一路电车在站点停靠。资料照片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清晨日暮,无论风霜雨雪,一辆辆公交车行驶在城市街头,“目睹”着城市的日和夜,“聆听”着城市的喧闹和寂静,“感知”着城市的变化和发展。

  说到公交车、公交线路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变化,每天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的公交车驾驶员感受深刻。

  从柴油车到新能源车的升级

  “从柴油车到混合动力车,再到纯电动新能源车;从单机公交车到铰接式公交车,再到增加开行密度和并行线路;从车厢内冬天冷、夏天热,到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公交车不断升级换代,对驾驶员而言意味着驾驶车辆越来越轻巧省力,对乘客而言意味着越来越舒适。”11月20日,西安215路公交车驾驶员曹保森向记者谈起改革开放以来西安公交车的变化。

  在诸多车型中,让许多老西安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大辫子”和“大通道”。

  改革开放初期,在西安街头运行的公交车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柴油车,一种是电车。作为西安最古老的公交线路之一,611路最早使用电车,自然也经历过“大辫子”的阶段,当时被定名为1路电车。“这种电车行驶时需要依靠架设在空中的电缆,两根‘触角’搭在电缆上,就如同两根长长的辫子。”611路公交车驾驶员陈新文告诉记者。

  “大通道”指的是铰接式公交车,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这种车有两节车厢,中间用黑色褶皱状胶皮连接,车长超过14米,载客量大。设有3个车门,乘客从前后门上车、中门下车。”陈新文说,“铰接式公交车由于车身过长,倒车时车中间的连接段往往被挤压成90度夹角。”

  20世纪90年代之后,铰接式公交车被单机公交车取代,车型也不断变化,越来越轻巧。“以前车辆密闭性较差,玻璃透风,冬天驾驶员得穿着大衣,戴着帽子、手套,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夏天又很热,衣服总是被汗水浸湿,上班都要带两三套衣服来回换。后来有了空调车,冬暖夏凉,很舒适。”陈新文说。

  2016年,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亮相西安街头,这种公交车噪音更小,更加节能环保,而且操作更便捷。曹保森说:“以前开车时,打方向盘很费力,往返几趟下来会感觉胳膊很酸,现在开的是无级变速车,劳动强度明显减小了。”

  城市发展足迹的标注

  变化的不仅是公交车本身,还有公交线路和站点。对此,在西安公交系统工作过39年的22路公交车原驾驶员陈锦安感受颇深。

  陈锦安1979年参加工作,先是在19路、7路公交车上做售票员,1985年走上驾驶员岗位。据他回忆,22路于1982年通车,最初的始发站设在西安人民搪瓷厂门口,位于长乐西路,终点站设在大雁塔附近。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22路运行线路不断延伸,往北延伸到大明宫含元殿、大明宫建材市场、北二环太华路立交、辛家庙公交枢纽站,往南延伸到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寒窑。

  事实上,不仅是22路这样的单条线路,整个城市的公交网络都在发生变化。记者从西安公交总公司了解到,1979年至今,西安的公交线路从34条增加到280多条,营运车辆从498辆增加到7000多辆。公交车能够抵达的地方更多,人们到同一目的地能够选择的公交线路更多。陈新文回忆:“过去公交车少乘客多,车上经常挤满乘客。拿611路来说,最初并行线路的公交车很少,从制药厂到大差市这一段经常因为上下车乘客太多,导致上的乘客上不来、下的乘客下不去。后来有了300路、612路、622路等并行线路,乘客拥挤的情况明显改观。”

  公交线路和站点变化的背后,是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

  “新的道路建好了,新的厂房和小区盖起来了,新的市场形成了,公交车的站点也随之增多了、线路也随之延伸了。可以说,城市建设推进到哪里,公交线路便延伸到哪里。”陈锦安说。

  在陈锦安眼中,城市不仅发展得越来越大,也发展得越来越好,最为显著的变化之一便是道路。“改革开放初期,西安的城市道路很窄,两辆公交车顺利会车并不容易,常常没有办法直接通过,需要其中一辆车找岔路口先停进去避让。路面凹凸不平,也没有排水设施,遇到下雨天,公交车经常因为轮子陷在水坑里无法前进,需要乘客下车,减轻公交车的重量。如果依然开不出水坑,就需要乘客一起把公交车推出去。”陈锦安表示,“这样的情况自然是一去不复返了,特别是有了公交专用道之后,公交车和社会车辆能够各行其道。”

  不断改善的还有城市环境。曹保森记得,前些年驾驶215路,一进入长安区就会尘土飞扬,开一趟往返下来,身上和脸上满是灰尘。现如今,长安区发展突飞猛进,路面干净整洁,绿化带让道路优美如画。

  “两个文明”提升的见证

  时光在始发站和终点站之间的一趟趟往返中悄然流逝,公交车车轮的轨迹勾画出城市发展的足迹,勾勒出国际化大都市的轮廓。在大街小巷中穿梭,从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驶过,公交车驾驶员目睹着旧事物的消失、新事物的出现,感受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社会生活的变化万千。

  “刘胡兰商店、前进鞋帽店、大麻子馄饨馆、群众电影院……这些老西安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是611路公交车原先经过的地方,也是人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但在城市的扩建改造中逐渐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大型商场为主的临街商铺。”陈新文说。

  “随着大明宫遗址公园、大唐芙蓉园、曲江池遗址公园等的建成,22路逐渐成了一条文化旅游线路。工作日里,22路公交车的乘客多是上班族,到了周末多数都是本地和外地的游客。作为驾驶员,我非常荣幸能够载着人们游览西安的文化旅游景点,感受这里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陈锦安说。

  曹保森感触最深的是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拿交通工具来说,很长一段时间里,公交车是城市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交通工具,随着经济发展,街上的社会车辆越来越多,地铁等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也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拿购物来说,215路会经过西安市的几个重要商圈,比如钟楼商圈、南门商圈、小寨商圈,每到这些地方,总会看到人们提着大包小包的购物袋上车。”曹保森说,“城市生活也越来越丰富了。过去到了晚上七八点,路上就看不到什么人了,如今,夜晚灯光璀璨,人们的夜生活丰富多彩。”

  上班族、学生、去蔬菜市场或公园的老人、外地游客、背起行囊的外出务工者……日复一日行驶的公交车容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让曹保森欣喜的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乘客的素质水平也不断提升,文明乘车成为大多数人的自觉行动。说起文明乘车行为,曹保森张口就是一长串:“以前乘客同时在前后门上下车是一种常态,慢慢地多数人都能够遵守前门上、后门下的规则;老人、孕妇、小孩上车,往往第一时间就有乘客让座;车上喧哗吵闹的人少了,车厢地板上的口香糖等垃圾也少了,给车辆整洁舒适环境的维护带来了方便……”

  车、路、人……公交车驾驶员眼中的画面,记录着城市发展的足迹。(记者 孟珂 见习记者 刘佳慧)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