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机制”为西安航空基地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新动能

2018-12-27 17:44:5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近期,一批“80后”年轻干部,走上了西安航空基地的各个岗位,活跃在脱贫攻坚、项目建设、铁腕治霾、招商引资、综治维稳等各条重要战线。自陕西省西安市“三项机制”实施以来,西安航空基地始终把落实“三项机制”作为重点工作,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实行“阳光操作”,选拔有知识、有能力、有经验的优秀干部,为航空基地各项事业发展注入了源源活力。

  发挥专长帮扶建设 产业杠杆撬动脱贫重担

  2018年5月28日,原本在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财政局从事财政财务金融工作的郝红波被下派驻村扶贫,担任蓝田县葛牌镇米岱河村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长。

  驻村后,郝红波通过实地勘察,挨户走访逐步摸清全村贫困户的情况,针对土壤、地势、水利等自然条件和村情村貌,经过多次的实地考察和调研,最终确定“五味子”项目投资,目前已全部完成栽桩、苗木栽植等工作。同时,充分发掘当地资源优势,进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目前已预订销售1400余盒。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让米岱河村群众增强了致富增收的信心和决心。

  “感觉时间过得太快,想要完成组织交付的使命,就必须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必须要辛勤耕耘、不懈努力。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下到边远、贫困的地方去,亲身体验到群众的疾苦,才更有利于增强责任感、忧患感,强本领、长才干,更好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带领村民们摆脱贫困,奔向小康。”郝红波感慨道。

  西安航空基地高度重视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注重在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的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认真落实“三项机制”,树立了“优者上、庸者让、干者容、劣者汰”的鲜明导向,有效调动了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为西安航空基地追赶超越注入新动能。

  专业挂职干部留任 走活航空产业服务这盘棋

  西安航空基地将“三项机制”精神与开发区实际深度结合,侧重于高标准引进专业化干部,从大型国有企业等单位引进了一批专业特长突出、工作经验丰富的年轻干部,韩永伟便是其中之一。

  “在航空基地,我把我的专业知识运用到指导辖区航空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创新上,看着民营航空企业发展越来越好,同样很有成就感!”韩永伟说道。

  选派专业挂职干部留任,既能为基地调整充实复合型专业领导干部,也便于促进基地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还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航空产业发展。“我会带着对航空产业发展的信心,带着服务辖区航空企业的决心和激情,充分发挥我的专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找准定位、聚焦主业、推动问题,既为一域争光、又为全局添彩。”谈到接下来的工作,韩永伟踌躇满志。

  “作为专业人员,韩永伟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了他的业务专长,对上向省市对口业务部门积极沟通汇报基地航空产业发展情况,对内与管委会各部门做好横向协调确保重点项目推进,对下积极走访区内企业,送政策送服务,助力基地进一步走活航空产业军民融合这盘棋。可以说,‘三项机制’已成为西安航空基地追赶超越的‘助推器’,把干部引进来,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组织人事局负责人这样说道。

  “三项机制”激发活水源头  助推年轻干部能力提升

  让年轻干部多“墩苗”,把底子打牢,把基础打好是关键。西安航空基地注重把年轻干部放在关键岗位、吃劲岗位,在难事急事中经受摔打磨练,提升年轻干部面对和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近期,在西安航空基地新提拔的10余名中层干部中,2人曾驻村扶贫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6人长期或曾经在招商引资一线工作,个人能力在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中得到了锻炼提高。在对干部进行锻炼的同时,西安航空基地给予干部更多的关爱,注重从事业上支持干部,经常性开展培训学习,帮助干部提高业务技能,让干部具备带领队伍创业拼搏的基本素质。

  今年以来,西安航空基地精准落实“三项机制”,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撑腰鼓劲,有效调动各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培养和聚集了一大批专业素质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年轻干部。三项机制的落地实施,让干部综合素质持续提升,干部队伍的年轻化、专业化、复合型趋势也日益明显,形成了争先恐后干事业、凝心聚力谋发展的良好氛围,为西安航空基地追赶超越注入了鲜活的动力源头。

  目前,西安航空基地处级干部中,“70后”占82%,“80后”干部占31%,研究生以上学历占54%,优秀年轻干部数量充足、质量优良,专业化复合型特点突出,锻造了一支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实绩突出的航空铁军队伍,为航空基地追赶超越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供稿 西安航空基地管委会 编辑 陈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