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莘大地绽新颜 干群齐心奔小康

2019-07-25 13:50:50|来源:陕西日报|编辑:吴宇婷|责编:赵滢溪

  合阳县城鸟瞰图。陕报见习记者 董剑南摄

  岔峪村的新风景。陕报见习记者 董剑南摄

  ■盛夏时节,走进合阳县,随处都能看到干部群众齐心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身影。

  ■虽然已经甩掉了穷帽子,但全县党员干部没有丝毫松懈。

  ■以实施产改活血工程、农民培训工程、市场拓展工程、扶志健脑工程、兜底阻贫工程、党建引领工程、全民健康工程、强筋壮 骨工程、乡村治理工程、便民服务工程等“十大工程”为抓手,合阳县不断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奋力谱写追赶超越新篇章。

  油用牡丹开出“脱贫花”

  7月18日,小雨后的合阳县坊镇街道社区油用牡丹示范园郁郁葱葱。满目苍翠中,果荚藏于齐腰高的茂叶里;果荚里,颗粒饱满的牡丹籽长势喜人,正待采摘。

  油用牡丹是新兴的木本油料作物,花可观赏、根可医病、籽可榨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坊镇街道社区正是依托这种“富贵花”走上了脱贫致富道路。

  街道社区由坊南、坊东、坊西3个村合并而成,集体经济薄弱、劳动力短缺、种植收益低成为制约这里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以前村民种植玉米和小麦,经济效益不高,遇上干旱甚至还得赔钱。社区有些土地压根儿没人管,就闲置在那里。”社区党总支书记田丰说。

  为了有效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问题,2015年,在县镇两级党委的多方考察和争取下,陕西中资果业牡丹发展有限公司的“万亩牡丹园”示范基地落户了。

  “这油用牡丹听都没听过,能挣钱不?”“谁知道是啥前景,还是种玉米和小麦保险点。”听说要流转土地“种花”,村民们并不买账。

  看出了大家的顾虑,田丰和其他村干部给群众算了一笔账:流转土地每亩每年能有630元的固定分红,每3年递增6%;同时还能到园区里务工,每天工资80元—100元;牡丹盛花期时还能发展观光旅游。无论账怎么算都比以前挣得多。

  在党员干部的开导和引领下,群众的顾虑打消了,3000多亩油用牡丹成功栽种。当年3月,大家就领到了第一笔分红,加上在园区务工的收入,人均增收超过3000元。

  村民田金平就是在这个时候搭上了这趟“致富快车”。“我当初流转了5亩地,每年能有3000多元的分红。”他说,“我还到园区里栽苗、锄草,加起来年收入超过1万元。”

  2018年,他承包了园区内的100亩油用牡丹,负责栽苗、锄草、基础设施维护等工作,年收入近3万元。

  现在,街道社区还依托旅游资源开发了福山商业大街,建成了200亩的设施温棚冬枣园和200亩冷棚红提示范园,为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新保障。

  沿黄公路铺就“致富路”

  烛光悠悠数百年,河灯祈福福绵延。7月17日,正值岔峪村传统的河灯祈福节,数千名游客通过沿黄公路来到这里,做上一盏河灯,点上一根蜡烛,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与祝福。随波逐流的河灯星星点点、流光溢彩,在月光映衬下显得唯美动人。

  “这要是放在以前,我咋都想不到咱岔峪村也能这样繁华热闹。”站在移民搬迁的新房里,看着眼前的景象,54岁的雷选义感叹道。

  位于合阳县百里镇的岔峪村东临黄河,西压徐水河之末,南北西三面非山即沟,村里的群众长期分散居住在10条沟岔和4座峁梁中,种植花椒也因为位置偏僻卖不上好价钱。居住环境恶劣、交通不便成为岔峪村群众脱贫致富路上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2015年,岔峪村被列为移民避险解困项目重点村,分两期实施整村搬迁。经过勘察规划,合阳县移民局和百良镇选定了原村址以西的一处多级台塬作为新村址。2017年2月,一期工程竣工,29户搬入新居;今年3月,二期工程竣工,到年底全村75户都能住进新房里。

  如今的岔峪村,白墙灰瓦,屋舍整洁,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朝看黄河旭日,暮听徐水潺潺,置身其中,仿佛世外桃源一般。

  搬得出更要稳得住。2017年8月,沿黄公路的正式开通为岔峪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曾经封闭的小山村打开了通往外界的大门。

  “沿黄公路开通后,花椒的价格也水涨船高,每亩能多卖近2000元。”岔峪村党支部书记雷武义告诉记者,村里还积极实施了“三变”改革,流转土地180亩,建成了伊人湖、伊人园和生态观光体验园,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升村集体和群众收入。

  岔峪村的变化,让雷选义受益匪浅。曾经一度深陷贫困泥沼的他,参加了村上组织的建筑行业技术培训和花椒种植技术培训,通过到周边的建筑工地打工和种植花椒,2018年收入超过3万元,实现了脱贫。“今年,我还报名参加了烹饪培训,等到旅游旺季,我打算办个小吃摊点,以后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红火。”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