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国投借力资本市场优化体制机制积极推进两项改革试点工作

2017-10-21 17:00:25|来源:国际在线|编辑:李妍|责编:杜娜

  

  座谈会现场(王莹 摄)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王莹):10月20日,由陕西省国资委举办的“追赶超越·国企在行动”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国投”),陕国投党委书记、董事长薛季民向媒体介绍了关于推进两项改革试点工作的相关情况。

  

  陕国投党委书记、董事长薛季民向媒体介绍关于推进两项改革试点工作的相关情况(王莹 摄)

  创新机制体制 激发企业转型升级新活力

  陕国投作为我国第一家上市的信托公司,上市23年来积极发挥资本市场优势,近些年来已完成两次增资扩股,目前正在实施配股,配股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将增至约40亿元,净资产将突破100亿元。

  之所以能取得这些重大成就,薛季民表示:“改革是公司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2004至2005年公司经过两次重组,转化体制机制,通过干部队伍身份转变,由‘处长’变‘经理’,有效打破‘铁饭碗’‘铁交椅’和论资排辈,全面优化人才队伍管理体制。”

  据介绍,自2006年公司启动历史上首次全员竞争上岗改革以来,已成功实施了4轮机构改革和竞争上岗工作。实行“好人+能人”举手制,干部选用经过述职演讲、民主测评、干部考察、廉洁从业鉴定、个人事项报告审查、党委会议研究、公示、重点岗位报备、正式聘任等选拔任用程序,有效建立了“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

  截至今年9月底,陕国投员工数500人,平均年龄35岁,硕博人员占比达到57%。如何把这些人才用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多年来陕国投一直在探索创新机制体制。

  信托资产规模创新高 获首批“八大类业务”创新试点企业

  

  参观陕国投(王莹 摄)

  

  各媒体了解陕国投业务状况(王莹 摄)

  过去3年陕国投管理信托规模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2.40%,信托手续净收入的复合增长率为12.19%。2017上半年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规模3563亿元,营业收入5.19亿元,实现利润3.58亿元,为陕西省内投融资199.6亿元,一、二季度陕西省属监管企业追赶超越点评获得“双优”,也被中国银监会确定为全国首批10家“八大类业务”创新试点企业。

  薛季民介绍,陕国投在回归本源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围绕陕西省内经济建设重心全力提供投融资服务,紧抓我国经济深度转型和财富管理市场不断发展的形势,积极应对行业竞争压力,加快“走出去”异地发展步伐,推进自身转型升级,逐步打造全国性的地方金融机构。特别是近年来,陕国投按照战略规划和中心任务,公司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不断加大人才延揽力度,全力充实公司前中后台力量,为公司的稳定发展和转型升级储备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

  目前陕国投设有70个部门,分布在西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7个城市,打造了北京第二总部,华东和华南区域中心,全国化布局已基本完成。三年来,陕国投驻省外机构已从8个发展到42个,基本覆盖全国经济发达地区,陕国投主营业务收入省外占比已超过70%,有效带动和支持了陕西省经济建设。

  以两项改革试点为契机 在落实“五新战略”中实现追赶超越

  多年来,陕国投作为陕西省改革试点先锋,通过不断深化改革,在金融信托行业转型发展和竞争加剧等形势下不断完善和发展,2016年,陕西省国资委在省属国有企业开展“六项改革”试点,陕国投承担着“董事会选聘经营层”“薪酬分配差异化”两项改革试点任务。

  薛季民说,通过改革,将进一步调动经营层工作的积极性,不断完善深化法人治理结构,通过薪酬分配差异化改革,有效吸引市场化高级人才和留住人才,这也是解决人才强省的必要条件。

  据了解,陕国投作为陕西省属上市企业,相对于一般企业改革涉及面多、情况复杂。为此,陕国投曾多次走访、调研,开专家学者论证会,结合对标企业,研究定制工作方案,并且不断优化方案和措施,请管理咨询公司进行指导和支持,对改革试点方案进行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薛季民介绍,方案主要思路是经营班子实行市场化选聘,执行市场化薪酬与考核办法,实行“从市场中来,到市场中去”和能升能降工效挂钩机制,以求高效激发活力,适应市场竞争形势。

  陕国投按照陕西省国资委关于公司“两项试点”改革精神,结合陕西省委组织部和陕西省金融办有关意见,正在积极稳妥推进该项改革试点工作。2015年陕国投还先行试点选聘了个别市场化高级管理人员。薛季民表示,陕国投将以两项改革试点为契机,不断引进人才,努力在落实“五新战略”中实现追赶超越。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