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全力推进退耕还林,黄土高坡上的“绿色崛起”令人瞩目

2018-01-29 17:02:47|来源:南方日报|编辑:王菲|责编:董健雄

  

1984年9月(上图)与2012年9月(下图),吴起县退耕还林前后对比。延安市委宣传部供图

  红色圣地行(上)

  编者按:

  2018年开年不久,中宣部就在陕西延安召开“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主题座谈会暨采访活动。会后,包括南方日报在内的数十家中央媒体和部分地方媒体的记者深入延安各地开展了为期一周的采访。期间,记者在革命老区寻访中国共产党的足迹和初心,感受党的十八大以来延安各地崭新风貌和深刻变化。

  即日起,南方日报将连续3日推出系列报道“红色圣地行”,传达记者在延安的所见所闻,特别是革命圣地近些年来在生态保护、精准扶贫、发展旅游等等方面取得的不俗成绩及良好经验。敬请垂注。

  新年伊始,南方日报记者冒着严寒来到陕北延安。这个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红色革命圣地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漫山遍野都覆盖着植被。这与以往人们印象里黄土高坡黄土裸露、沟壑纵横、土地干旱、植被稀少模样大不相同。

  延安市曾一度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市约八成土地存在水土流失问题。在上世纪,每年有2.58亿吨泥沙从延安冲入黄河,占到入黄泥沙总量的1/6。

  如今延安自然环境的巨大改善,是当地干部群众持续艰苦奋斗近19年的结果。上世纪90年代末起,延安在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带动下开始大范围施行退耕还林和生态修复工作;2012年起更进一步,开展了全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工作。在市委前后几任主要领导带领下,延安采取多项措施,让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退耕还林前入黄泥沙为2.58亿吨,2010年以来年均量下降至0.31亿吨,降幅达88%;2017年有313天空气质量达到优良;“创森”工作也已在2016年9月达到目标。如今,黄土高坡上这座古老的城市正在焕发绿色新生机。

  

  

  

吴起县退耕还林变化卫星图

  吴起:退耕还林第一县

  雪地里,延安市吴起县曹阳台村村民蔺治海望着3年前栽下的苹果树忍不住露出喜悦的神情。“开春后它们就要挂果了!近几年乡亲们都开始种经济树种,像苹果啊、桃啊、仁用杏啊,收入比种庄稼好几倍,而且还绿化了环境。”蔺治海对记者说。

  现年59岁的蔺治海是土生土长的曹阳台村民,从小随父辈们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受制于自然环境,以前当地粮食生产基本“靠天吃饭”,而过度的开垦以及家畜散养曾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上世纪90年代初的吴起县四下皆是裸露的黄土,植被覆盖率不足20%。

  

曹阳台村民蔺治海介绍退耕还林情况 摄影 金祖臻

  “下一场大雨流一次泥,种一茬庄稼剥一层皮”是当时生态的真实写照。恶劣的生态环境不仅影响了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1998年,吴起县在全国较早开始实施封山禁牧、退耕还林。次年,国家在延安提出退耕还林,开展大规模生态建设工程。蔺治海清晰地记得,那时候上山种树,每年1亩地可以领到160元的补助。“比在山上种地的收成多,大伙儿积极性都很高。”蔺治海说。

  2013年起,延安市又率先全国启动了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吴起县全县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21.3万亩。吴起县退耕还林办公室主任刘生亮介绍道,在新一轮的退耕还林政策中,当地对林分结构做出调整,放开了对树木品种的限制。“过去只能培育生态林,现在大约有40%为经济林。”刘生亮说。

  蔺治海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将自家的10亩地从过去种粮食改种苹果树。他说,当地村民种植苹果树的年纯利润1亩地约为5000元,而种粮食只有200多元。如果是在坡度大于25度的坡耕地上种植苹果树,还可另享退耕还林政策补助,每亩地为1500元(分3年发放)。

  截至2018年,该县累计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9.1亿元,有22876户105426人享受政策,户均领取补助资金83494元,人均领取补助资金18117元。

  退耕还林、推广经济林等一系列做法让自然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全县的林草覆盖率已提升至72.9%。相较于1997年,土壤年侵蚀模数由每平方公里1.53万吨下降到目前的0.5万吨以下,年降雨量也由478.3mm增至582mm。

  吴起县在全国150多个退耕还林县(市、区)封得最早、退得最快、面积最大、群众得实惠最多的县份,被誉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县”。如今,在吴起退耕还林展览管理,一张地貌今夕对比图让令人惊叹不已,人们难以想象,如今青山绿水的土地曾经那般荒凉不堪。

  近19年退耕,一任接着一任干

  吴起县的变化是整个延安市自然生态改善的一个缩影。记者在吴起、志丹、延川、洛川、黄陵等多个县以及宝塔、安塞两个区看到,虽然现在北方冬季只有松柏吐露绿枝,但山川河谷大多有植被覆盖,大块黄土裸露的画面很少看到。

  特别令人惊喜的是2018年初黄陵县沮河下游迎来了一群美丽的“客人”。它们是百余只迁徙候鸟,有鸳鸯、绿头鸭、秋沙鸭等,或成群结队地在河上、树林里飞翔,或在安静的草丛边睡眠,引得当地群众和游客纷纷驻足观看、拍照。

  

2018年初,生态条件改善后黄陵县沮河下游飞来的候鸟

  黄陵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秦延辉说,这些野生珍禽的出现,是当地近几年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的结果,“退耕还林以来,全县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0余万亩,全县林地面积突破26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了75.5%。”

  据了解,延安全面推开生态建设始于1999年,当时国家提出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十六字方针。2007年起,在延安市委领导下,各项新举措不断推出并取得明显实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后,延安生态文明建设突飞猛进,2013年起,市里又自筹资金开始新一轮退耕还林。

  延安市林业局局长付天平说,延安的生态建设是一任接着一任干。近19年间,全市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1077.46万亩,占到国土面积的19.4%。退耕还林前入黄泥沙为2.58亿吨,2010年以来年均量下降至0.31亿吨,降幅达88%;土壤侵蚀模数由每年每平方公里9000吨降为1077吨,降幅88%。

  通过卫星图可以直观地看到,延安的整体面貌发生了巨变,已从过去的黄土漫漫变成了如今的青山绵延。到2017年,延安市植被覆盖度已由46%提高到81.3%。

  延安市退耕办主任仝小林称,退耕护岸林对延安、乃至黄土高坡的整体生态环境改善都有着重要意义。“近几年在延安苹果栽培能够不断北移,除了栽培技术和苹果品种的因素外,生态环境的变化也有着重要影响,如今北部的降水量相较于退耕还林前有了明显提升,为苹果树生长提供了重要自然条件。”仝小林说。

  退耕还林也催生了新的“生态经济”。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去乡村休闲度假,农家乐、乡土体验等旅游为村民们带来新收入。在南泥湾,农民新增收入中的10%至15%,是来自于“生态经济”。政府将扶贫工作与退耕还林紧密结合,优先雇佣困难户群众做森林管护员,让他们获得固定收入;同时,很多农民进城打工,家庭收入得到明显改善。吴起县曹阳台村的蔺治海说,现在种地少了,生活反而更好了,几个孩子都去市区工作,家里也买起了小汽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2018年初,生态条件改善后黄陵县沮河下游飞来的候鸟

  

2018年初,生态条件改善后黄陵县沮河下游飞来的候鸟

  “创森”成功,绿了城市惠及民生

  结合生态环境的改善,延安市于2011年底决定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并在2012年正式启动。在生态环境脆弱的黄土高坡上创建森林城市,这在当时很多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

  但是,据付天平介绍,“创森”工作开展以来,延安按照《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制定了高标准的《延安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统筹推进“创森”“六大工程”实施,到2015年底,就全面完成了各项建设任务,达到或超过了国家森林城市各项要求。

  “三山夹两河”是当地人对延安市的直观形容。延安地处沿河河谷,周围是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座山,城市沿着延河、南川河延伸。线性城市,人多地少,建绿空间匮乏。“创森”实施后,全市累计新造林面积达到364.08万亩。其中建设年期间新造林286.9万亩,占市域面积的5.16%,平均每年增加市域面积1.72%,年均新造林面积是国标要求的3.44倍。

  城市绿地不仅要绿化,还要美化。在“创森”过程中,当地紧紧围绕提升城市品位、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延安这一目标,统筹开展了延安中心城区、县城建成区、重点乡镇、新型村庄社区绿化美化建设,以及市域范围内水岸绿化、道路绿化等森林生态廊道建设。

  

2018年初,生态条件改善后黄陵县沮河下游飞来的候鸟

  革命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唱响了大江南北,使得生长在延安的山丹丹花家喻户晓。事实上,除了山丹丹,牡丹花以及柏树、苹果树都是延安的象征。在“创森”过程中,延安大力推广这些品种的种植,为巩固和推广当地文化形象做出铺垫。

  为了让绿色更贴近居民,延安市中心城区共建成包括山体公园、综合公园、居住区游园、专类公园、带状公园和街旁绿地等500米服务半径休闲绿地所覆盖的居住区面积为0.68万亩,公园绿地500米范围内对居住区覆盖面积比例为96.87%,让黄土高坡的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绿色。

  经过近5年的努力, 2016年9月,延安市被授予象征着中国城市绿化成绩的最高荣誉——“国家森林城市”称号。这彻底颠覆了无数人对延安的传统印象。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现在,延安干部群众正按照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制订新措施,作出新努力。生态绿色作为延安的新名片必将越擦越亮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