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外桃源”背后的传承与创新

2018-05-23 16:10:3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妍|责编:董健雄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王娜):“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陶渊明的一首《桃花源记》描绘的世外桃源赋予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陕西,被誉为“华夏之根”“三圣故里”“三贤故里”的渭南桃花塬凭借文化传承特色在诸多 “桃花”系列文化园区中脱颖而出。

  5月22日,由中共渭南市委网信办主办的“感知四十年·共筑新渭南”融媒体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渭南市临渭区桃花塬民俗文化园,感受这座民俗文化园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探索发展道路的魅力。

  

  环境优美的桃花塬民俗文化园(供图 渭南市桃花塬民俗文化园)      

 传承

  “俺今年60多岁啦,小时候跟着师父学木工,到现在也40多年了。”

  今年已年入花甲的杨王兴是渭南桃花塬民俗文化园众多手艺人之一,几年前,桃花塬负责人王涛找到他,希望杨王兴能够联合其他手艺人,借助自己的多年的经验和手艺,最大程度的还原古建筑原貌。为了让古老的手工艺留存,他和70多个老手艺人,花了3年多的时间,完成了桃花塬里建筑的雕花等工作。

桃花塬里古色古香的建筑(供图 渭南市桃花塬民俗文化园)

  在桃花塬里这样的老手艺人比比皆是,已近古稀之年的王青霞因擅长制作被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花馍而广受游客关注。

  花馍制作(供图 渭南市桃花塬民俗文化园)

  “俺们四个老家伙一天能完成一对花馍,能干事情又有工资,开心咧。”王青霞笑嘻嘻地说。

  尽管来旅游的人对桃花塬里特色建筑和手工艺制品颇感兴趣,但是这些有着悠久历史却极花费心思的手艺如今却面临着缺少传承而日渐凋零,王涛和许多老手艺人有着一致的想法,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把这些蕴含丰富历史文化的老手艺、中国传统文化制品保护和传承下去。这既是渭南民俗文化园既定的方向,也是让历史遗迹留存的一个重要载体。为把关中民俗文化传递给外界,渭南民俗文化园一直在努力。

  创新

  “去年偶然一次机会来到桃花塬游玩,之后觉得这里很不错,就想着留下了,正好也能干自己喜欢的,何乐而不为呢?”

  80后青年徐天婴是地道的大连人,如今却在渭南桃花塬开了一家手工艺制作坊,主要负责纸工艺品的制作和教学,前来游玩的旅客可以跟着她学习衍纸、造纸、纸雕等,这家小店也因此成为了文青来渭南桃花塬必去之地。

  将通过造纸过程与文创产品结合,加之提供能够提升客户体验度的游玩方式,让传统造纸技术能够让更多人了解,是一种创新的举措。

  创新,是渭南桃花塬追寻的方向。将传承与创新结合,也是渭南桃花塬不断探索的模式。这样一个集古建、自然、人文、美食、非遗、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民俗文化园魅力之处太多,还需要更多的人用心用时间去感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