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建设三北绿色长城 促进三秦生态文明

2018-09-20 16:40:5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吴宇婷):9月20日,陕西省政府新闻办举办陕西省建设三北绿色长城促进三秦生态文明新闻发布会。陕西省林业厅副厅长王建阳、陕西省防护林建设工作站副站长李战刚出席介绍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摄影 吴宇婷)

  据王建阳介绍,三北工程从1978年开始,到2050年结束,历时73年,分三个阶段(1978年-2000年、2001年-2020年、2021年-2050年)、八期(1978年-1985年、1986年-1995年、1996年-2000年,2001年后每10年为一期)进行建设。范围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13个省(市、自治区)的551个县(旗、市、区),总面积406.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目前,正在实施五期工程。

  “三北工程启动伊始,陕西省就被列为重点省份。”王建阳介绍道。

  40年来,三北工程建设范围逐步扩大,由最初的49个县(区)扩大到现在包括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延安、榆林、杨凌和韩城9市(区) 的68个县(市、区),面积12.19万平方公里,涵盖了全省约60%的土地面积、70%的水土流失面积和100%的沙化、荒漠化土地,是陕西省生态环境最脆弱、生态区位最重要的地区,也是建设美丽陕西的重点和难点地区。

  造林绿化成效显著。调查数据显示,陕西省三北工程建设,第一阶段规划造林任务3366万亩,实际完成造林4154万亩,超额完成规划任务的23.7%;造林保存面积1436万亩,是建国后到工程实施前三北地区造林保存面积(1117万亩)的128%。第二阶段规划造林任务3093万亩,结合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其他国家林业重点工程,17年累计完成造林6598万亩(其中三北工程1128万亩)。40年来,三北地区森林覆盖率由1977年的12.9%上升到目前的34.98%,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

  风沙危害持续减轻。据多年监测,陕西省沙化土地面积由工程建设初期的3600万亩减少到当前的2030万亩,流动沙地面积由860万亩减少到5.3万亩,沙区植被覆盖率由1.8%提高到现在的60%,沙化土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危害程度极大减轻、沙化扩展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沙区生态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向“总体好转、局部良性循环”的历史性转变。

  水土流失明显减少。进入新世纪,三北工程相继启动了百万亩人工林基地和黄土高原综合治理林业示范建设项目;国家还先后启动了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和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等林业重点生态工程;陕西省委省政府陆续启动了关中大地园林化、千里绿色长廊建设、渭河堤岸造林绿化、晋陕峡谷造林绿化、三年全面治理荒沙和干杂果经济林基地建设等省级项目,全面加快了工程区水土流失治理进程。2016年中国河流泥沙公报--黄河潼关水文站实测数据显示,2007年-2016年10年间,陕西省年均入黄泥沙量1.52亿吨,较70年代年均减少4.2亿吨。

  林业产业不断壮大。40年来,三北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积极推进,大力开展花椒、核桃、红枣、沙棘等干杂果特色经济林基地建设,努力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做贡献。据统计,工程区经济林面积由1977年的156.8万亩增加到目前的3060万亩,农民人均林果收入由7.58元增加到750元,经济林已成为广大农户的支柱产业和重要收入来源。

  人居环境有效改善。三北工程造林绿化与身边增绿紧密结合,以道路、渠岸、直观坡面、城镇、村庄为重点,大力营造景观防护林,切实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渭河沿岸、晋陕峡谷绿化任务基本完成;包茂、连霍、福银、青银、青兰等主要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沿线实现高标准绿化,建成绿色长廊4600多公里;1467个村庄通过实施“三化一片林”绿色家园建设,实现了绿化美化,宝鸡、西安和延安荣膺“国家森林城市”称号,6市40个县荣获中省绿化模范市、县(市、区),形成了许多“村在林中、林在村中,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典范。

  生态文明加快推进。40年的工程建设中,涌现出石光银、牛玉琴等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铸就了“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团结协作、锲而不舍,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人为本、造福人类”的三北精神和“不畏艰难、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榆林治沙精神;先后建成了榆林林业展览馆、沙地森林公园等多处生态文化场馆,创作了《陕北启示录》、《绿染长城》等一系列文化产品,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王建阳表示,在即将开展的三北工程六期工程中,陕西将在总结前五期工程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陕西将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力争使工程区内森林覆盖率再提高5个百分点,为新时代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做出应有贡献。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