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艺术普及 渭南这样“种”文化

2019-06-05 15:35:23|来源:陕西日报|编辑:吴宇婷|责编:赵滢溪

  古琴老师正在带领学员们排练。

  记者 武丹 文/图  核心提示

  ■ 2015年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奋斗目标。2017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为加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渭南市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全民艺术普及,正在成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重要力量。

  “市文化艺术中心是用来做什么的?”

  在渭南市,如果问起这个问题,数万人会这样回答:是用来送文化的,更是用来“种”文化的。因为,这数万人就是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种”出来的文化艺术受益者和建设者。

  近年来,随着全民文化艺术普及的不断推广,渭南群众对精神文化和艺术生活的追求日益增强。2014年,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响应国家政策,在“请进来”“走出去”的同时,专注培养提升市民的艺术情操和水平。从小处着眼,立足于传统阵地,将文化艺术人才培训部独立出来,成立专门的渭南市群众文化艺术培训学校(以下简称渭南培训学校),不断充实内容、完善机制,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注入了新生力量。

  延时错时服务

  让全民共享艺术阵地

  5月11日,星期六。早上8时,渭南培训学校校长张艳准时到办公室,开始了忙碌的一天。从早8时到晚8时,节假日不休,周内调休,这是该培训学校的工作常态。

  “全时服务、免费服务是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一直秉承的服务原则。”张艳开门见山地说。自2014年渭南培训学校成立运营以来,为了保证群众接受培训有活动场地,学校根据群众需求,已经将免费开放的场馆面积增加到近5000平方米。“但是,别人上班我们上班,别人下班我们也下班,阵地再好,不能服务更多群众就是空架子。”张艳说。

  于是,从2015年起,渭南培训学校全面实行延时错时服务,设置有白班、晚班、双休日班3种班次,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的群众对文化艺术培训的需求。

  “以前,一下班我刚好能赶上晚班;现在退休了,白班这时间安排得也刚刚好。”5月11日下午,记者在渭南培训学校3楼的民族舞教室外,遇见今年刚从渭南电视台退休的郭淑芳。谈起延时错时服务,这位“老生”竖起大拇指说,“为了让各行业的人都能享受到培训服务,咱学校特别用心。”

  张艳告诉记者,现在,渭南培训学校已经按照性别、年龄、职业等不同群体特征设立了秦东美丽女子学堂、三贤学堂、渭南市文化干部培训基地、阳光美育培训基地等六大板块,丰富了常规培训内容。

  在郭淑芳的热情邀请下,记者走进舞蹈教室,在和退休干部、农民、下岗职工、全职妈妈等随意攀谈中了解到,在渭南市,全民共享艺术培训正在不断扩大影响力和覆盖面。据了解,2018年,渭南培训学校所负责的场馆安全开放近2800小时,190个春秋季常规培训班全年累计授课9个月。

  “菜单式”培训

  给市民搭建普及平台

  今年55岁的段阿娜是渭南市临渭区红星村的一名农民。她从小喜欢唱歌、跳舞,但因家境不宽裕,从来没有接触艺术的机会,只能悄悄地在心里做着“艺术梦”。201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了解到渭南培训学校的服务,便试着报了名。

  “想不到我竟然还真的圆了这个‘白日梦’。”段阿娜兴奋地说,“这两年4个学期,葫芦丝、合唱、拉丁舞、民族舞,我把感兴趣的课都试了一轮,过足了瘾。”

  其实刚开始,因为师资紧缺,渭南培训学校只试着开设了两门课程,进行了4—8期大规模的集中培训,没想到深受群众喜爱。教师罗先军告诉记者,第二年,培训课就遭遇了“抢购”。

  顺应市民呼声,从2015年起,渭南培训学校逐年增加科目,外聘艺术人才,增强师资力量。2018年,为了让市民能够更加投入地了解艺术、享受艺术,培训学校启动了“菜单式”培训。

  “‘菜单式’培训,简单地说就是征集群众的意见,只要教学条件具备,项目有20人报名,学员想学啥,我们就教啥。”张艳说。

  据了解,目前渭南培训学校常年开设书法、绘画、瑜伽、茶艺、古琴、模特表演等30个专业。在“菜单式”培训的推动下,培训学校注册学员的数量平均每年以30%的增长率递增。截至2018年年底,培训学校已累计开设近500个教学班,培训学员近10万人次。

  规范化管理

  把艺术融进全民心里

  “注意用腕部的力量运笔,枕腕、提腕,保持中锋行笔”“我们把曝光锁定看成像效果”“C大调只涉及白键,这是最简单的音阶”……

  如果不是学员的花白头发和座位下偶尔出现的“菜袋子”,记者还真以为这里是专业的艺术培训院校。

  “做艺术培训不是搞形式,不是简单地给群众教一门才艺,而是要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机制把艺术的种子播撒下去,让艺术真正融进全民心里,这才能真正实现全民艺术普及。”渭南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任王旺山说。

  近年来,渭南培训学校不断完善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在扩大全民艺术普及覆盖面的同时,更加注重实效。“一学期缺勤超过3次,不发结业证;拿到结业证,才能继续中、高级班的深入学习。” 负责教学管理的副校长杨彬侠告诉记者。

  “艺术普及的目的是用而不是学,不光要给市民提供学的平台,更要给他们创造展示的舞台。”王旺山说,为了让艺术能真正为民所用,渭南培训学校每学期末固定组织书画展、文艺节目专场演出等多种活动,让学员走到群众中,真正让他们从文化活动的参观者、参与者,变成文化工作的建设者、创造者。

  政府搭舞台,群众当主角。如今,在渭南市,群众参与、参演、参赛已成为群众文化生活的常态,全民艺术普及正在改善城市的精神风貌、市民的文明风尚,成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重要力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