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致富带头人骆乃民的“生意经”

2019-06-25 18:15:49|来源:西安日报|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骆乃民(右一)与驻村记者一同前往贫困户的家了解情况

  “他是龙渠人的好书记,是我们引镇脱贫攻坚路上的典型人物。”长安区引镇街道扶贫办主任张伟峰对记者说。6月17日早间,在龙渠村脱贫攻坚指挥所,记者第一次见到了这位在基层奋战15年的党支部书记骆乃民。他高大的身板略显弯曲,满脸疲惫的他眉头紧缩,正在为村里草皮销售的事情发愁。“今年第一批草皮还没卖出去,而且部分草皮地由于缺水都旱死了。销售可能会不如往年,但无论怎样,我们的贫困帮扶决不能停。”骆乃民一边整理手头的资料,一边安排村委会班子成员联系草皮销路。“草皮销路遇阻,老骆就带我们一起想办法,有他在我们就不担心卖不出去。”龙渠村党支部委员骆青峰对记者说。带领群众发展多种产业;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提高产值创造高收益;带领村里贫困户脱贫致富……在基层耕耘15载,骆乃民有了一套发展乡村经济的“生意经”,成就了自己,带动了村子,造福了乡亲。

  闯荡:平凡人的产业梦

  他是生在龙渠长在龙渠的普通百姓,和很多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小伙一样,20岁刚出头就要学门养家的手艺,骆乃民人生第一份职业是木匠,一干就是10年。“那时候干木匠挣的钱加上干农活挣得刚够一家人吃喝,一年到头也没啥富余的。”骆乃民回忆说。到了上世纪90年代村里的经济大户开始兴办起童装加工坊,生意之火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穷则思变,骆乃民也走出田间地头,用自己做木匠攒下来的钱作为第一笔启动资金,开启了自家的童装生意,这一做就是7年,他常年奔走于西安城与龙渠村之间,生意越做越好,手头有了富余的钱,家里的日子也走在村里前列。“当时最大的变化就是家里有了第一笔存款。我认识到农民不应该仅仅靠地吃饭,我们也可以和城里人一样做生意,把生意做大,甚至发展起产业来。”带着这份干劲,骆乃民在发展产业的路上不断迈进。

  在童装生意开始走下坡路时,骆乃民转变思路,开始跑市场了解需求。在城市居民居住环境建设背景下,他找到了做煤气柜、橱柜的定位,开始涉足家居业。在生意越做越好的情况下,他和村里人一起扩大规模,走上致富路。“做煤气柜的时候,我真正感觉村里人富起来了,家家盖起大房子,田里的粮食保证家里一年的吃喝用度,家里的生意保证足够的积蓄。”骆乃民对记者说。在市场需求急速变化过程中,骆乃民和村民一起做过铁门,并开展各类产业。龙渠村村民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好。在发展产业过程中,村里基建落后成为限制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1997年前后,骆乃民自己掏出8千块钱修了村里部分难通行路段,让村里的土路变成了砂石路,方便了外来客商进村运货。“只要利于村子经济发展,能给群众带来便利,我都会去做。”骆乃民对记者说。就这样,初经世道的骆乃民有着心怀天下的抱负,他心系村民,为村子的发展贡献了力量,成为龙渠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探索:绿草皮里的财富商机

  2005年,经村里换届选举,时年45岁的骆乃民成为龙渠村党支部书记,一干就是15年。龙渠村这15年的变化,见证了骆乃民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坚守。自上任以来,他首先带领群众搞起新农村建设,大修龙渠村基建。村委会有了新办公楼、整个村子实现了水泥路全覆盖、村里主要道路修建了排水沟、245个环保太阳能路灯点亮了村民的夜行路……现在的龙渠村一改往日的萧条,一排排整齐的房屋坐落在干净整洁的村道里,宽阔平整的道路连接在一起,通向外面的世界,龙渠人走出去了,龙渠村也已远近闻名。

  在产业发展方面,2000年初,村里的产业大户开始初探草皮种植,获得了不错的收益。骆乃民便多次前往西安城,调研市场情况,他发现城里的草皮大多是从南方运来的,由于成本较高,价格相对较高。“我们离西安近,相比来说,运输成本会低很多,在价格上就会比南方更有优势。”骆乃民对记者分析,“而且按照当时的市场行情,一亩草皮的利润是一亩麦子的三四倍。当时村里有很多闲置土地可以流转,种植草皮既可以获得很高的收益,还能利用好闲置的土地,我觉得这个值得带村民一起开展。”在多次调研分析后,他下定决心流转来50亩土地试种。不懂种植技术,他就买来书翻看研究学习;管理中遇到棘手的情况,他就请教有经验的种植大户。第一年适种成功后,他开始组织指导群众大规模种植草皮,由此,龙渠村诞生了新的绿色产业,这为本就富有的龙渠村带来了更大的收益。

  如今,骆乃民的草皮种植面积已经扩大到260亩。他开始把村里的贫困户和没法外出务工的村民叫到地里干活。在精准扶贫中,他带领龙渠村扶贫工作队以草皮产业扶贫开展帮扶工作,全心全意帮助村里的10户贫苦户脱贫。为了给贫困户吃上“定心丸”,在产业扶贫一开始,骆乃民就和贫困户家庭每户签订产业扶贫协议,确保每户年收益在3000元以上。在草皮销售上,骆乃民首先把产业扶贫基地的24亩草皮销售完,在销售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骆乃民为了兑现年底前分红的承诺,他向朋友借款6万元,给贫困户和已脱贫户按期分红。在骆乃民的带领下,龙渠村产业扶贫成绩显著,成为长安区的典型,2018年,骆乃民获得了陕西省2017年度脱贫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

  站在高处望去,龙渠村一片绿连着一片绿,望不到头。采访中,记者见到了骆乃民的儿子,他读完大学放弃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家乡和父亲一起种植草皮,现在种植草皮达100多亩,已是村里的草皮大户。“近几年村里草皮销路一直很稳定,每亩收益平均下来达2000元,但今年却不如往年好,还有很多草皮由于长时间缺水枯掉了。但扶贫的工作不能因此拖下步子。”骆乃民对记者说。据了解,目前制约龙渠村产业扶贫基地草皮产销主要有两大因素。一是基地周边生产路均为土路,遇到雨雪天气,道路泥泞,车辆无法通行,导致草皮无法装车运输,严重影响草皮销售;二是草皮生长管理需要大量水分,但基地属于东部塬区,无灌溉条件,仅靠自然降雨,严重影响草皮产量和质量。为解决草皮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长安区划拨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组织开展产业基地道路硬化项目解决草皮销售中的道路运输问题。“目前产业基地道路硬化已通过区级相关部门审核,相信下半年就能解决草皮运输难的问题。关于灌溉的问题,两口滴管井项目也在计划当中。”引镇街道扶贫办主任张伟峰告诉记者。

  “这些年来,在农村的土地上摸爬滚打,我总认为不能荒废土地资源,也不能仅仅依靠土地。只有时刻寻求‘多条腿’发展,才能带领龙渠村向前迈进,才能带领龙渠人共同富裕。”骆乃民感慨地说。6月秦岭多雨季,看着雨水浸润了龙渠的绿田,老书记骆乃民笑了,草皮终于喝足了水,龙渠人心头也一阵松快……(记者 王娜 郝钟毓 文/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