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将王村安置房难竣工 违建拔地起

2016-08-15 14:31:36|来源:西部网|编辑:王菲|责编:张琳瑞

  类似案例

  道路不通基础设施没完善

  安置房建好3年难回迁

  8月12日,记者在西安市雁塔区长延堡街道办北寨子村采访,一些村民纷纷打探——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呢?

  记者了解到,5年前该村村民因城市整体规划搬迁,涉及拆迁户453户1716人。目前,村民都在外面租房居住。问及为何迟迟不能回迁,开发商方面的一位姚姓工程师说:“是因为安置楼西侧的市政道路至今未通,各路管道无法按时接入,所以无法顺利回迁。”记者看到道路两旁堆满了建筑垃圾,还长满了杂草,旁边是一片废墟,还有几间破败的瓦房没有拆除。

  据了解,雁塔区北寨子村城中村改造项目叫中环国际城,是陕西中孜国际置业公司和雁塔区北寨子村委会一起联建。包含道路绿化在内改造建设用地共有280多亩,于2011年6月份开工,项目启动至今已5年有余,村民安置房1、2、3号楼在内的建筑均已施工完毕。开发商在2013年已经缴清城市建设市政配套费6863万元。但房子就这样一直因为道路不通被搁置着。这种状态,已维持了3年多。姚工程师说,村民安置费用36个月内1年需要500万元,超过36个月逾期1年翻2倍,逾期2年翻3倍。这样算下来逾期的安置费用已经用了3000多万元。

  “安置房西侧市政道路如果能尽快修好,各路管道就可以进施工现场,配套设施完善之后,村民就可以立即入住。”姚工程师说。

  村民代表倪强坦言:“已经5年了,大家现在都基本分散在长安区各个地方租房生活,都希望能早些回家,搬进新房。有些老人年龄大了,从农村出来生活不习惯,甚至在租住的房子里去世,我们村子以前的老支书田某就在两年前去世了。还有些适婚的年轻人迟迟不能回到自己的房子结婚,就一直拖着。我们也多次找村委会、街道办等相关部门,也没有给个准确回复,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

  8月12日,长延堡街道办城管科科长梁彬说,没有回迁的主要原因确实是基础设施没有完善,街道办目前正在积极协调中。 记者崔永利

  新闻分析

  拆迁难 回迁难

  楼市疲软后的连锁反应

  8月10日,从韩康苑搬出去3年的住户张女士领到了拆迁时承诺的过渡安置费。西安市新城区韩森冢周边改造项目陷入尴尬一事,随着华商报的报道终于向前推进了一步。

  回迁户:

  3年前动迁 现在又让回来住

  “到了30个月后的回迁时间,发现原先的老楼还在,而何时动工还不得而知。更让大家不能接受的是,竟然有职能部门工作人员提议让再搬回来住。”7月25日,200多户业主无法淡定了。2012年,他们就与西安市新城区韩森冢周边改造二期项目征收安置指挥部签订了《西安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产权调换协议(住宅)》,现在却发现老楼还在,院子里长满了杂草,根本就没有动工的迹象。

  7月25日,西安市新城区城投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韩森冢周边改造二期项目拆迁工作涉及4个小区,但目前只进展了1/3,还有2/3住户协议没有签。政府迟迟给开发商交不了地,再加上这几年房地产市场行情不好,开发商也退出了。

  韩森寨商圈改造提升办主任师蓬勃介绍,7月26日,华商报的报道引起新城区政府主要领导关注,当天下午,新城区政府召开相关部门专题会议,针对已签订协议的回迁户,会议确定,将积极筹措资金,力争8月初将过渡费发放到位;对回迁问题,将寻找一切可利用的房源,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协商解决安置。对该项目已经拆迁的房屋,将由权威部门鉴定,在鉴定结果出来后再做进一步的研究处理。

  8月14日,记者从回迁户张女士处了解到,在8月10日就拿到了过渡安置费存折,虽然只有3个月,但至少能看到事件在向前推进了。

  记者调查发现,西安市新城区不仅仅是韩森冢周边改造二期项目出现搁置,还有其他几个项目也存在类似问题。比如说杨家村综合改造目前也处在停滞状态,开发商因资金被套在其他项目上,对该项目也主动退出。

  开发商:

  不知道坑有多深不敢玩了

  拆迁、回迁、搁置,记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不仅仅是西安市新城区存在回迁难的问题,在西安其他区也存在类似情况。

  张东(化名)是一品牌房企西安公司项目部负责人,他所在公司开发的是西安市雁塔区一处城改项目,但目前存在的难题还是拆迁。

  “项目签了多年,但因为地迟迟拿不到手,无法正常开工建设,企业现在陷入两难!”张东坦言,该项目需要拆迁多个村子,但一部分拆了,另有一部分村民还在住着。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30个月过渡安置费,每户需要补偿费大约在5万元,这一项每年就要支付上千万元。现在因少数业主迟迟未达成协议,导致整个项目都无法开工。退出,前期投入的数千万甚至上亿元打了水漂,等着回迁的住户不愿意;不退出,何时能开工还是未知数,前面坑有多深,不知道!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房地产企业被项目拖死的原因了。

  分析:

  补偿要价高 吓退开发商

  “从个人利益来讲,肯定是赔偿的越多越好,但从整体来看,从政府到住户,从房地产企业再到住户,几年动不了工都成了受害者!”西安市新城区韩森冢周边改造二期项目征收安置指挥部动迁组一位负责人坦言,该项目从一开始动迁就困难重重。

  这位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需要拆迁四个老小区,韩康苑的住户支持度较高,就与这个小区多户业主签订了征收协议,但是在进入下一个单位小区时遭到阻拦,动迁小组的工作人员连小区门都进不去,经过协商对补偿价格要得过高,所以僵持至此,而其他另外的两个小区业主也开始学这家单位小区,而一旦答应不合理的高赔付,原先的拆迁户会不会要重新估价补偿呢?开发商见此情况退出了。

  “30个月过去了,谁受益了呢?”这位负责人反问,政府原本是想通过引资方式来改善住户条件,但事与愿违还要承担遗留问题,回迁户30多个月等待的新房没有结果还得在外居住,未搬走的住户在断瓦残垣中能住得舒心吗?开发商前期投入数千万离开能开心吗?

  专家:

  开发商对楼市预期盲目乐观

  “客观地讲,开发商对楼市预期盲目乐观,造成现在多个项目出现拆迁难、回迁难。”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一位何姓专家表示,在几年前动迁时,各地楼市销量、销售价格让开发商对楼市预期期望较高,但随着国家对楼市调控,开发商陷入资金瓶颈,本应产、供、销一体的楼市,目前销售放缓,资金回笼缓慢,开发商一下子捉襟见肘。

  他举例称,回迁、烂尾、无法回迁等多种情况,在全国各地都有出现,媒体也多有报道,除楼市销售低迷外,职能部门对城市改造进度数量控制不够,很多地方一窝蜂地上项目、搞改造,忽视了市场的需求,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同样,对开发商本身开发能力审核不严也是原因之一。

  他认为,开发商同时对市场预期准备不足,开发前销售收益以8000元—10000元/平方米计算,但过三年后发现销售价格仅有6500元-7000元/平方米,继续建设是赔本,不建设成烂尾,这就是目前楼市疲软引发的各种连锁反应。(记者 陈思存)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