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萌:秦绣就像“母亲的花儿”

2016-11-22 15:16:09|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张琳瑞

  百科链接:

  什么是秦绣?

  秦绣以其产地独有的历史和革命传统为题材,在充分吸收陕西汉族民间刺绣基础上创立,是继四大名绣和众多地方绣品后的又一朵绣苑奇葩。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张漪湲女士是最早的研制者之一,秦绣第一幅作品《夫妻识字》壁挂即出自张漪湲之手。

  其特点是层次多、立体感强:秦绣不同于传统刺绣的长针掺线,它是在真丝纱络上用真丝线依照经纬网眼施针,一孔一针或几孔一针。由于针的走向不同,使图案花纹,画面变幻多端,花中套花。针法的不同还使得绣线产生不同反光,同一色线形成不同的色彩效果,彰显出真丝线材质的缤纷美感。秦绣作品中,小花纹的微妙变化与大块面色彩经常对比运用,此时画面生出层次和立体感,增加了整幅绣品格调的瑰丽典雅。

  其次,设计稿从属于针法,设计为制作服务:刺绣不是换了材料的绘画或照片,绣品的图案以针法显示深浅、远近、虚实的效果,就使秦绣具有了不同于绘画、照片的时空趣味和装饰韵味。秦绣在制作时要严格依网格施针,针法细密、严谨,多绣或少绣一格都无法将纹样继续绣下去,是纯手工精制的高档工艺品。但与精细的苏绣、蜀绣相比秦绣还是比较粗犷的。秦绣色彩多采用块面对比,古朴典雅,鲜活艳丽,具有黄土高原那种粗犷、豪放、凝重的艺术风格和装饰情调。

  秦绣的历史

  考古界出具的报告中,最早的刺绣物证属定镐京的西周王朝的遗物,那是在宝鸡茹家庄西周古墓中出土的一块辫子股织绣物的一块陶器上。据史料记载,汉代早期设置了东西两织室,掌管皇室丝帛的织造和染色。而到了唐朝,光是杨贵妃的织匠工人就多达七百人,足见当时的气派。秦绣曾经是皇家专用的技艺,只是随着宋代以后政治中心的转移,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的秦绣渐渐没落,以至于名声寥寥,实在是令人感到惋惜。

  从留存下来的明清绣品来看,秦绣的用色大胆,色彩妍丽,充分表现了我们秦人大气的审美。作品内容则包罗万象,既有象征皇权的龙凤图腾,也有古代神话里的英雄人物,秦腔戏曲中的经典故事也是出现的常客,民间传中教人向善的警示故事也很多见,至于诗文、警句和名言更是少不了,充分体现了秦绣尊重历史传统,注重道德文化传递,吸收多方文化的特点。

  明清之后的各大名绣的本质几乎都是商品化了的刺绣,它们向社会提供了具有观赏装饰类的艺术商品,换言之,过分注重技巧和美观,忽略了实用性。比如苏绣里那幅著名的双面绣猫咪,你怎么舍得拿它去当桌布使呢?秦绣则不然,现今见到的作品中,绝大多数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物件,诸如桌布、书包、裙子、扇袋、眼罩、百花伞,每一件精美的刺绣都既美观又实用。正应了那句话,艺术不应该束之高阁,应当充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