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揭秘考古新发现:秦始皇陵地宫证实存“水银江河”
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开始在今天的西安市临潼区骊山脚下建造一座堪称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在以后的2000多年时间里,围绕着这座神奇的陵墓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谜团和猜想。
秦始皇陵地宫究竟有多大?真的存在“水银江河”吗?气势恢弘的地下军阵让人叹为观止,那么,秦帝国的地下“养马场”又在哪里……11月22日,秦俑学第八届学术研讨会在临潼召开,国内1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对秦陵进行再次审读和研究,并提出一些新的观点。
公元前247年,秦始皇就开始给自己修陵墓。陵墓选在骊山脚下,因为这里是秦的都城。有传言,秦始皇陵以水银为江河大海的记载见于《史记》,《汉书》中也有类似的文字。难道地宫中真的像《史记》中记载的那样存在水银吗?
“物探考古表明,秦始皇陵地宫位于高大的封土之下,深30米,底部呈长方形,东西长80米,南北宽50米,墓室四周、顶部为石质结构,墓室的空间高度15米。经过两次科学测试,以及文献资料、相同时代考古资料推断,秦陵地宫底部存在以水银为材料制作的秦帝国水系版图,地宫顶部为四神二十八星宿的天文图像。”原秦陵考古队队长、西北大学教授段清波认为,秦陵地宫的设计理念是战国晚期以来形成的阴阳五行宇宙观的再现,墓室顶部象征着天,墓室底部象征着大地,以水银制作的帝国水系版图,是秦为水德(秦水德是秦王室以黄帝为自己祖先所推导得到的德行,水德尚黑,所以秦的礼服旌旗等都用黑色)的象征。
让专家称奇的是,将地宫内水银分布探测图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的秦朝疆域图对照,发现这两张图竟然有着惊人的相似。中国地质调查研究院研究员刘士毅介绍,通过物探证明,地宫内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而且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如果以水银的分布代表江海的话,这正好和我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
曾有人推测,秦陵地宫中的水银可能多达几十吨甚至上百吨。那么,大量的水银又来自何处呢?
“秦陵之中的大部分甚至全部水银,有可能来自旬阳。”段清波在其专著《秦始皇陵考古研究》中明确提出,旬阳青铜沟的水银大概占到中国版图内水银含量的20%,而旬阳离秦陵的直线距离也就是100多公里。过去有学者认为秦陵的水银可能来自重庆东南、湖南西南一带,但没有明确记载,而那些地方离秦陵显然更为遥远。段清波称,有证据表明,旬阳的汞矿开采,在先秦时期就开始了。而水银不易运输,史料记载,旬阳通往关中的“子午道”在2000多年前已经存在了,提炼的水银人背马驮运往秦陵更易实现。
秦国早年居于西北,同羌戎长期杂居。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司马迁写道“好马及畜,善养息之……马大蕃息”。也就是说秦始皇的老祖宗辈辈都是养马的高手,在《诗经·秦风》也曾狂夸秦地的马。战国百年之间,论起骑兵,无人能与秦国相比。当秦始皇的养马机构设立之后,秦国骑兵的力量就更加强大了。那么,在秦始皇宏大的地下王国中,除了威严列阵的战马,有没有饲养马的“养马场”呢?
《周礼·夏宫·校人》记载:“天子十有二闲,马六种。邦国六闲,马四种。”“闲”就是养马的马厩。十二闲,则是指十二个饲养马匹的场所,换句话说,古代天子养马的厩有十二个。然而,秦代的中央马厩名称与数量都没有明确记载,仅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涉及到“中厩”这一名字。
11月22日,记者从秦俑学第八届学术研讨会上获悉,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园外城东侧的上焦村发现了200多座小型马厩坑。目前已经发掘清理了37座,发现有马坑、跽坐俑坑、俑马同坑三种类型,坑内大都有随葬器物。出土物有一定的组合规律,基本组合形式是盆、罐、灯、斧,分别放在马头、跽坐俑前。另外,个别陶钵内仍遗留有少量的谷粒,陶盆内有谷子和稻草,这说明陶盆是放饲料的马槽,陶罐用来盛水饮马,灯用来在夜晚的时候喂马照明,而斧则用来剁草。这种与养马紧密联系的随葬品自成一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养马组合。毫无疑问,这些器物就是当时饲马的必备用具。出土的陶俑全部为跽坐形,不戴冠,形小卑微,显示出其地位低下,是饲养马的一般什役,古代称为圉人。
从考古资料与文献记载来看,秦始皇生前有12所中央马厩,而上焦村马厩坑中出土了“中厩”“左厩”“宫厩”“小厩”“大厩”等5种中央的马厩名称,证实这批马厩坑至少代表或向征秦中央马厩中的这5种马厩。“上焦村马厩坑多达数百座,而我们目前只对其中极少一部分进行了发掘,就已经发现了5种马厩的文字,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推测,如果全部清理,一定还会出土其它代表马厩名称的文字。”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馆员蒋文孝认为,上焦村的这批陪葬坑应该是代表了秦中央的所有马厩,它是秦中央12所马厩在地下的真实模拟。至此,象征秦始皇中央马厩的所有马厩坑已经全部找到。
目前,帝、后、王、公、侯陵墓考古出土的骨器,以秦始皇陵最为丰富,有车马器配件、兵器附件、乐器部件、生活用品、娱乐玩具及骨器模拟物等,涵盖面极其广泛,由此可见,骨器在秦代后期仍然大量制作和普遍使用。与金属、玉、石、陶、瓷、漆等材质文物耐腐程度不可相比,秦始皇陵迄今不断有骨器发现,实属罕见,呈现出两千年前这一行业最高水平和精湛技艺。
“秦发展壮大始终重视畜牧和动物养殖,为骨器手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馆员吕劲松研究发现,秦始皇陵骨器用料取自多种动物,动物种属与商、周、汉遗址的发现基本相同,以猪、牛、马、羊、鹿等为主,兽骨多,禽骨少,家畜多,野生动物少,很少见人骨、鱼骨。
秦始皇陵骨器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除了陶器青铜器,其数量排在秦始皇陵园出土文物的第三位。秦始皇陵骨器种类在目前各类大型古遗址考古发现中最为丰富,而其中要数秦兵马俑坑战车构件之一的骨管最多。兵马俑一号坑东端,五个探方里出土车马器的骨饰品52件,片形骨钩11件,都是长方片形,一侧平直,另一侧下宽上窄,下厚上薄如刀刃,中部有一弯月形缺口,形状如钩。另外,一号坑还出土了带有三个尖齿的骨管19件。
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K0007陪葬坑发现骨质小件遗物50余件,有喇叭形骨器、三棱形骨器等,其中喇叭形骨器29件,通高1.5至2.3厘米,一端略鼓,中心部位有一穿孔,另一端呈喇叭形,大多数为实心,个别为空心。器物大小不同,好像是乐器上的旋钮;圆筒形骨器21件,中空,有大中小三种类型;三棱形骨器1件,截面呈等腰三角形。这些小件骨器可能与乐器中的击筑、鼓瑟、拨筝等有关。另外还发现圆骨片,经陕西师范大学音乐系古筝演奏家鉴定,骨片为弦穿过音箱时的底面垫片。
“4号俑(俗称泡钉俑),修复后通高1.57米(不含头部),其中身高1.54米,脚踏板厚0.03米。下肢及脚的彩绘分为两层,上层为白色,涂刷的白色颜料为骨白,底层为黑色的生漆;下裳的彩绘为两层,底色呈黄色,颜料铁黄,表层为白色,颜料为骨白……”在秦陵考古报告中提到的秦俑彩绘颜料中的骨白,就是在1000℃高温下加热骨头获得的,作为白色混合物,骨白在秦俑肉色和长袍的粉色部位里得到证实。
骨器历史与实际一样久远,经历了漫长岁月,秦是骨器生产与使用最后的一个高峰,秦始皇陵许多骨器种类都是第一次面世,为研究秦代社会经济生活与意识形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资料。(记者 赵争耀)
见字如晤 陕西师范大学连续15年为新生手写录取通知书2021-07-16 17:32:38
“演艺”里的西安:雅乐寻踪 驻华大使夫人与西安共谱文化交流“交响曲”2021-07-11 17:07:56
2021全球驻华使节西安经贸文化之旅走进白鹿原影视城2021-05-16 16:43:35
“八办”纪念馆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发展、开拓创新,持续做好革命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奋力谱写“八办”纪念馆文物保护利用的新篇章。2019-11-19 17:56:45
从刘家洼考古队获悉,考古队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首次发现了关中地区罕见的金权杖以及山形簋。2019-11-15 10:13:13
本次展览以“光化六合”为主题,意为“道德教化遍及天下”,以十六国末期至隋统一全国之前的历史演进为线索,以于右任先生“鸳鸯七志斋藏石”中的北朝墓志和拓片为核心展品2019-11-11 14:47:29
宝鸡市千阳县第四届西秦刺绣香包节开幕2021-06-06 16:19:42
丝路欢乐世界主题角色动画Miracle(《奇迹》)预告片正式发布2021-05-27 19:22:11
银川市首批“畅游西咸新区”旅游团打卡西咸2021-05-21 11:33:32
VEX机器人亚洲公开赛在西咸新区泾河新城开幕2021-04-03 16:19:01
“中国到处都有意思,我很喜欢中国文化。”这是现就读长安大学的土库曼斯坦籍留学生张依娜来到陕西后的真切感受,也是她选择来中国留学的主要原因。2019-11-20 18:03:02
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西部的宝鸡,是华夏始姐炎帝的诞生地,也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2019-11-11 09:47:27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