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王飞:2017是硬科技元年

2017-01-22 14:31:55|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张琳瑞

  王飞,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2016年初以挂职干部身份任西咸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正像名字一样,他思路飞跃、工作飞速、理想飞腾,私下里同事们叫他“飞哥”,下属们叫他“飞主任”,也被一些媒体人称为“具有网红气质”的领导。与王飞的对话从西咸新区跨越到硬科技,作为一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毕业、会制作机器人的70后官员,他认为,硬科技是下一个风口,西咸新区应该坐在风口上,一飞冲天。

  绣花观察:从国务院研究室到陕西的一个国家级新区,您对这个跨度是否适应?

  王飞:这个跨度对于我来说是很自然的过渡,我原来是搞研究的,现在是要把过去的研究成果落地,原来是研究宏观政策的,现在是专门研究西咸问题。2011年第一次听说西咸新区的时候,我对它的印象只是一张地图,我就是看着这张地图做了西咸新区的战略规划。来到西咸后,发现过去的研究只是纸面的,真实的西咸和纸面上的西咸大不一样,这对我人生的意义很大,也是个转折。

  绣花观察:无论是作为“纸面”的研究者,还是“地面”的研究者,西咸在您的眼中恐怕和别人不太一样,因为您是站在国务院这个平台上去看它。

  王飞:做研究的人往往会对一些字面的概念很敏感,陕西在各类国家文件中都是带有“率先”的表述的,它拥有引领的使命,也有标杆的意义。现在陕西自己提“追赶超越”,正是一种使命感的驱使。

  绣花观察:您对陕西的印象是什么?

  王飞:我觉得陕西人都是思想家,西咸人都是思想家,来到这里后几乎每天都在向身边的人学习。陕西的风景名胜很多,但我来了快一年了,几乎都没去过,就是在几个工作点跳来跳去。

  在西咸感触最深的,有这么几件事。一是招商引资暨双创工作大会,在全国范围内来看,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的不多见,尤其是和双创结合在一起。这两块工作都是解决西咸最薄弱的环节——产业。二是城市工作会,这个会议旗帜鲜明的树起了“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这个标杆,是对一个阶段新区工作的总结和对下个阶段新区工作的方向定位。

  应该说,2014年国务院批复设立西咸新区是颁发“准生证”,三年间西咸新区先后从国家拿到了18个牌子,有的是区域性的,有的是部门性的,有的是全盘性的。这些都将在未来西咸新区的发展中发挥各自的效用,为国家级新区提供政策空间。

  “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这个定位可以说刚好把这18块国家级牌子统一到了一个点,它既符合“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这个根本要求,也解决了一些现实问题。这个定位是娄勤俭书记在去年省两会期间提出的,到现在刚好差不多一年的时间,新区的城市工作会在这个时间段召开,其实是对省委省政府提交的答卷。

  中华民族的每一次复兴无一例外都从陕西这个地方、从我们脚下的长安开始,现代化大西安新中心就是长安的复兴,非常有意义。

  绣花观察:可能和大家认为的“挂职干部”不一样,听说您在西咸新区之后很快就被委派了繁重的工作任务,“动静”也比较大。

  王飞:这要感谢新区、尤其是主要领导对我的信任。其实在国务院工作的时候,我就负责双创领域的政策研究,也给国家写过一系列的参考文章,国家在双创方面的很多文件和政策我也是研究参与者和起草组成员。所以当岳华峰主任去年说“西咸新区的双创工作交给你负责”时,我既兴奋又紧张,鉴于自己的工作背景,这个工作交给我后我的压力可能比其他人更大,我必须把西咸新区的双创工作做到全国一流,不然回去没法和领导同事交代啊!

  我借鉴了很多地方的做法,比如武汉、成都、上海、深圳等,说实话西咸新区和这些地方相比,在双创方面可以说是“一张白纸”。从去年7、8月份开始,我和我的团队从零做到一,再从一做到多,现在获得了国家部委的肯定,成功通过了验收。

  绣花观察:大概从去年9月份开始,有关西咸新区的新闻基本上都被“双创”占领了,一些活动,比如双创大街、跑步家,也让大家对西咸新区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王飞:是这样的,我们把国家对每个双创示范基地要求的规定动作——“创响中国”巡回接力活动拉伸到一个“季度”的长度,这要感谢西咸新区信息中心的小伙伴们,他们给我提议了“西咸双创季”的概念。从9月到12月共四个月100多天的时间里,各部门、各新城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共同造就了今天的成绩。

  我们所取得的成绩,也使我更加有信心向部委领导去汇报,就是国家的双创示范基地就应该对这些城市新区倾斜,因为传统城市、包括老牌开发区的双创工作已经很饱满了,产业也趋近饱和,反而是这些城市新区面对产业发展的空白,需要依靠创新创业工作来培育产业、孵化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绣花观察:目前双创工作似乎已进入到了一个常态化的阶段,我注意到您在最近一次的西咸新区“双创公开课”上提到了“硬科技”的概念,这是否意味着2017年您的工作重点会转向这里呢?

  王飞:对,我现在对“硬科技”这件事非常着迷,我自己也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我们已经在“硬科技”下延伸出了“硬科技小镇”这样一个实体出来,关于硬科技的系统性研究也已经在逐步的释放给公众,现在百度搜索“硬科技小镇”这个关键词,有60多万条,大部分都指向了西咸新区。

  我常常在想,当我一年后挂职期满,要给西咸新区留下什么?现在我明确了,就是要留下一个品牌。西咸新区经历了五六年的发展,各方面成绩显著,但依然缺少一个鲜明的标签。比如我们提“浦东新区”会想到“金融”,提“滨海新区”会想到“能源化工”,提“舟山群岛新区”会想到“海洋战略”,那提起“西咸新区”会想到什么?我们过去常提的是“现代田园城市”,然而这个概念并不是我们的专属,国内很多城市和新区都提了类似的口号。我想,西咸新区位于陕西这么一个科教资源大省,应该有底气、有使命去做“硬科技”这件事。

  绣花观察:我们常说,陕西人不善于宣传,这跟陕西的地域文化有关系,但现在的城市竞争奉行的是“营销战略”,酒香还怕巷子深。

  王飞:对,这种地域文化其实对束缚地区发展已经产生了很多负效应。就拿西咸新区来说,其实在2011年就开始做“小镇”,我们叫“优美小镇点缀”,但是现在我们说“小镇”时,联想起来的是浙江的“特色小镇”。再比如大数据,我们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首次举起了“大数据”的旗帜,在北京召开了大数据高峰研讨会,但后来被贵州走在前面了,现在大家提大数据更多的是联想到“贵阳”和“贵安新区”。西咸新区恰恰缺少一个品牌,一个全国性或者区域性的事件。

  绣花观察:所以您想给西咸新区打造一个“IP”?

  王飞:是,一个和西咸能够契合关联的、能够引领西咸落实好国家和省上赋予任务的IP,“硬科技”正是这个背景下的产物。

  可能大家对“硬科技”这个词还不是很熟悉,其实“硬科技”并不“硬”,我们给它创设了一个英文,就是“hard & core tecnology”,你可以看到它既有与“soft”对应的“hard”,同时还有一个“core”,这个很关键,它指出了“硬科技”的价值,即它是所有科技中最核心、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科技,它决定了科技的革新甚至社会的革新。

  我以个人名义在国家发改委机关刊物《中国经贸导刊》发表了一篇谈硬科技的文章。我在做这个文章的时候,调研了西安地区很多科研机构,发现陕西的科研能力强到让我觉得自己很无知的地步。我也注意到,《求是》杂志近期刊登的娄勤俭书记的署名文章,是谈陕西的科技创新。所以作为大西安的新中心,西咸新区有责任把科技创新这个命题做好。目前正在召开的省“两会”上,一些委员已经提出了“硬科技”的提案,陕西发展“硬科技”已经逐渐成为大家的共识。

  绣花观察:大家公认的陕西最牛的资源,一是传统文化,二是科研教育,而这两项恰好一个是“软实力”,一个是“硬实力”。

  王飞:“软实力”我认为需要一个强大的经济基础,而这个基础,就是要靠“硬科技”来支撑。国家的发展不能投机取巧,虚拟经济、商业模式能够让你“快富”,但长远的发展不能靠这个,还得是硬实力、硬科技。比如小小的圆珠笔钢珠,目前国内还无法自主生产,大部分要靠进口,究其原因是钢的生产技术没突破,也就是说在一些需要“硬”的领域我们还不够“硬”,甚至是落后的。

  现在大家都在讨论区域经济的话题,有人认为我们落后于武汉、成都,甚至郑州,但我觉得这种纯经济指标的对比意义不大,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自己的发展道路,西安也不一定要复制其他城市的模式。我们就走科技创新这条路,像美国加州那样,在科技创新这个领域做到最尖端就够了。加州硅谷在西部地区,这和西安的区位很像,我觉得这也是一件很符合陕西人气质的事,陕西人善于认准一件事情埋头苦干。

  绣花观察:硬科技小镇准备怎么做?

  王飞:硬科技小镇只是一个起步区,我们制定了一个周期为三年的计划。做硬科技小镇时我想到了浙江的乌镇,乌镇有一个“世界互联网大会”,是偏“软件”的,所以陕西作为西部地区,应该有一个和东部地区对应的空间,有一个“偏硬件”的“全球硬科技大会”。

  现在国内有一种很不好的倾向,我做双创工作时感受最深,就是所有的创新创业都集中到软件领域和虚拟经济领域去了,以为创新就是做个APP、做个商业模式,很少有人把精力用在军工、材料这些领域的研究上。所以2017年的双创工作,我准备把焦点放在陕西的科研机构和军工企业里,沣西新城和沣东新城都在参与。

  第一阶段就是对硬科技的研究和宣传。第二阶段要从国家和省上争取一些政策,打造硬科技平台和实体,推出一些科技成果,打造一个生态体系,给科技人员松绑,给科研人员一个更有想象力、没有束缚的空间。第三阶段要办一个硬科技大会,它会是一个综合性的事件,分成材料、航天、军工、生物、新能源等类别,把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人员和资源号召起来。

  我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现在国内很多创业领袖和企业都在说硬科技,国外连巴菲特这样的人都在关注硬科技,2017年有可能成为硬科技元年。李彦宏不是早就宣布了,他说移动互联网红利时代已经结束。

  中央会议提出振兴实体经济,其实硬科技就是给国家硬实力强身健骨的。创业创新也进入纵深区,西咸应该做一些探索性的突破,在硬科技上进行资源汇聚和体系创新。

  我希望未来的中国人崇拜的偶像不仅是马云,还有像屠呦呦这样的科学家,我们要营造全社会崇拜科学家的氛围,而不是都去崇拜商人。(供稿人 虫果微媒 编辑 王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