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丝绸之路上的刺绣文化

2017-05-05 15:46:26|来源:光明日报|编辑:王菲|责编:张琳瑞

  

  清代维吾尔族毛织袷袢,新疆博物馆藏。

  

  清代哈密王帽,新疆博物馆藏。

  

  清代哈萨克族鹿皮绣花男裤,新疆博物馆藏。

  

  北魏刺绣供养人残片,1965年甘肃敦煌莫高窟125、126窟前石缝出土,甘肃敦煌研究院藏。

  

  由布皮面料合成的清代维吾尔族绣花高跟女鞋,新疆博物馆藏。

  新疆是古代陆地丝绸之路的要冲,是今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域,从古至今均是多种文化交融荟萃之地。伴随整个陆地绿洲丝绸之路行经西域向西输送的,不仅有丝绸、茶叶与瓷器,还有与之相关的传统工艺,刺绣便是这诸多工艺的一种。刺绣传统工艺经“丝路”传到西方,促进了西方在纺织技术上的发展;又借由“丝路”一路回传,使得我们也吸收借鉴了西方纺织的工艺和文化,如此,才有了今天丝绸之路上的锦绣无边。

  刺绣俗称“绣花”“扎花”,是用绣针引绣线在绣地上穿绕,形成以绣线为主或者以线固定其他绣材为图案的一种装饰方法,结合不同的配色,形成不同的绣品。古书记载为“针黹”,黹便是缝纫、刺绣之意。从史料记载与出土实物来看,刺绣最开始是以实用为目的的,用于服饰与日用小件的装饰。《尚书·虞书》记有关于舜命禹制作章服的传说,“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后世帝王所穿的“衮服十二章”便可追溯至此,主张以“衣画而裳绣”的手法,通过绘画与刺绣的结合,呈现衣服的装饰特点。

  目前传世最早的刺绣,据考出现在西周。1974年12月,在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西周鱼伯墓中,发现了留存于泥土中的刺绣痕迹。史料记载,西周时期的贵族服装多以刺绣装饰,并将之用于国家之间交流馈赠的礼物。春秋战国时期,刺绣走出宫廷,来到民间,自此,庶民之衣与军队之旗上出现了刺绣的纹饰。

  一般而言,绣地、绣材、绣针与绣线构成刺绣的基本要素,而针法、绣法与绣种又决定着刺绣的工艺水平。

  绣地缤纷汇西域

  绣地,是指刺绣料子,有绷、缎、纱、布、皮等,亦称“地子”“底子”。虽相传周穆王西游之时便已带来丝绸,然而,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从织造技术而言,西域境内可供选择的刺绣绣地多为羊毛织品、皮革、裘毡。擀毡是商周时期西域人便已熟练掌握的制作技艺,其真正原产地在今伊朗高原,它极大地影响着中国西北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在丝绸织造技术传入之前,毡几乎是西域境内居民服饰制作首选的材料。陆地绿洲丝绸之路开通以后,毛毡也通过丝绸之路回传,影响到中原的宫廷与贵族生活。7世纪初期,黑羊毛毡制成的男人毡帽一度风行,并出现了毡与绣结合的绣法创新。《酉阳杂俎》中记载,唐玄宗赐给安禄山的诸多礼物中,便有“绣鹅毛毡”;蒙元时期,“剪绒毡”更被列入皇帝影堂织造的地毯中的上品。

  张骞出使西域之后,中原地区传入的丝绸极大影响了西域的刺绣绣地。丝绸、蚕丝织造技术的传入使得该地区将丝绸纺织与原来的棉麻、毛纺织品结合起来,这些绣地与刺绣、染色、提花等工艺相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西域居民的服饰艺术。“高昌锦”“于阗锦”“龟兹锦”“疏勒锦”等织锦富丽的绣地品种在历史上工艺水平很高,作为贡品朝贡给中原王室,形成了丝绸之路上丝绸文化的回流现象。据考,张骞通西域后,丝绸之路上往返的丝织品中便有绢、绸、锦、缎、绫、罗、纱、绮、绒、缂等多种织品,它们极大地丰富了西域居民刺绣的绣地选择。

  与此同时,汉晋时期,西域居民的衣着款式新奇,服装上刺绣的花草纹样精巧细致,从图纹到绣地都显出浓郁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痕迹。1959年新疆民丰县尼雅夫妻合葬墓出土的汉晋时期的“绣花棉布裤”,以粗棉布作面,裤腿脚边缘用草绿色显花细绢绸镶边,绢上以绿地、动物、花草、叶纹为主绣,配以绛紫、黄、宝蓝、白色等各色丝线,运用锁针绣出卷草叶、金钟花的纹样,纹饰枝枝蔓蔓,循环往复、富有动感。这条裤子不仅反映出汉晋时期西域绣地已出现棉、绢、绸等多种材质的混用,而且展现出汉代织锦、锦绣并用的特征。同时出土的还有一枚“君宜高官”铭文铜镜,铜镜所装的镜套系用丝绸缝制而成,镜套之上还有彩色丝线绣花作为装饰。新疆博物馆馆藏的汉晋时期的“刺绣方格纹锦手套”,由蓝绢缝制,锁天青色绢边,用两种织锦拼贴缝合,采用锁针绣法,图案为鸟纹、藤草纹和环纹,其绣地也呈现出不同纺织品混用的特色。此外,吐鲁番出土的蜀锦表明,魏晋时期,蜀锦也传到了西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