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陕西籍博物馆放大招

2017-06-12 08:54:17|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董健雄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杨舒曼):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了唤起和提升社会关心、支持、参与遗产保护的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繁荣发展,6月10日,中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陕西省文物局领衔众多文博单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

  陕西省文物局表彰2017年陕西省历史文化使者 (李鹏 摄)

  陕西省表彰2017年优秀群众文物保护员

  6月10日上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陕西主场活动在西安市临潼区华清宫景区启动,陕西省文物局现场表彰了2017年“陕西省历史文化使者”、陕西省优秀群众文物(长城)保护员。

  “陕西省历史文化使者”活动由陕西省文物局主办,历经两个月,来自全球9个国家的29个省份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12794名参与,最终,通过答题初赛、视频讲解、26万多网民投票、以及台上专题讲解、专家评审等多方面激烈紧张的角逐, 20位优秀选手脱颖而出,获得“陕西省历史文化使者”殊荣。

  2017年,共有20名优秀群众文物保护员和10名优秀长城保护员获得表彰,陕西省文物局希望全省文物工作者以他们为榜样,学习宣传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先进事迹,牢固树立文物安全“红线”意识,进一步增强文物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留比特166型相机(左)长乐牌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右)

  160余件“老家什”勾勒陕西社会百年变迁

  由陕西历史博物馆举办的“陕西民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物证展”6月10日在东展北厅开幕,将持续至9月10日。

  展览共选取民国至2000年间的各类文物160余件,分为民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时期四个时间段,以物代史,管中窥豹式的折射了中国特别是陕西自民国以来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通过百余件曾经与老辈人息息相关的老物件,勾勒出陕西近百年来社会生活变迁的掠影。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览更注重观众的互动和体验感,老爷椅、永久牌自行车、老式电话、跳跳玩具,观众都可以近距离接触并合影留念。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征集部呼啸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次展览有别于传统的古代文物展,古代文物因其稀缺性和珍贵性往往只能隔着玻璃和观众见面,本次展览从形式上更贴近现代艺术展,同时主动观众的互动性和体验感,让大家更近距离的参与到展览中去。

  结合展览,陕历博还向社会各界发起倡议并发放倡议书,呼吁社会公众保护好身边的“老家什”,守住老祖宗留下的物质与精神财富,从小做起,从我做起,为陕西近现代文物保护、利用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世界遗产摄影艺术展吸引游客驻足欣赏(杨舒曼 摄)

  光影赞歌 世界遗产摄影艺术展亮相兵马俑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明清故宫、莫高窟、泰山、周口店猿人遗址以及长城共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一批世界遗产。为了纪念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0周年,在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携手日本著名摄影师富井義夫共同举办“光影赞歌——世界遗产摄影艺术展”,一览世界遗产的魅力之处。

  富井義夫先生在过去25年里,先后游历了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72处世界遗产地,拍摄了大量关于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照片,纪录了雄伟壮观、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和绚烂多彩、精美绝伦的文化遗产。本次展览共选取了其拍摄的70个世界遗产地的70幅作品,给观众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了解世界遗产相关知识和欣赏其他国家世界遗产风光的机会。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展览的举办,必将促使观众更多的了解世界遗产的相关知识,推动观众更好的欣赏世界遗产的鬼斧神工与壮美智慧,引导观众为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为保护人类文明延续而尽到应有的责任。

  据悉,本次展览为期三个月,将展至9月10日。

  10名初中生受聘为汉阳陵“文化遗产小使者”(汉阳陵博物院 供图)

  传统文化后继有人  10名初中生受聘为汉阳陵“文化遗产小使者”

  “你知道兵马俑为什么比人还高大吗?”“汉代裸俑原本装置了木质胳膊,穿着棉质衣服,在地下埋葬千年,氧化后成为了如今这般模样。”“大雁塔原本设计为5层,唐朝战后修建为9层,今天大家看到的是7层,原因何在?”“鎏金兽首玛瑙杯为国家首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丝绸之路东西方交流的见证”……

  6月10日上午,“汉韵流芳 丝路拾遗”小小讲解员宣讲团成立大会在汉阳陵举办,来自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秦汉学校的10名小小讲解员在现场进行了精彩绝伦的讲解展示,并聘为汉阳陵“文化遗产小使者”。据了解,6月中下旬,“汉韵流芳 丝路拾遗”小小讲解员宣讲团将分别走进西安泾渭学校、咸阳渭河电厂英才学校传播丝路文化。

  其中荣获“丝路拾遗”最佳讲解员的初二年级学生徐可儿表示,这次参加小小讲解员的活动使她的综合能力有了很大提升。“从刚开始做讲解的时候,礼仪不到位、讲历史知识不够有趣,后来经过老师指导和自己琢磨,各方面都有很大进步,懂得了更多历史知识和汉文化礼仪。”而同为最佳讲解员的初一年级刘畅则表示,因为做一名讲解员,她需要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了解更多的文物故事和小典故。在学习了解的过程中,无疑加深了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开拓了自己的眼界,丰富了自己的学识。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秦汉学校初一年级历史老师王青接受采访时说道,这个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胆识和能力,也巩固了学生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历史的认知。当她们走进学校,将传统历史文化讲述给其他同学听时,也真正发挥了文化传承人的作用,积极引导同龄的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并发扬光大。

  西安市碑林区委宣传部、碑林区旅游局、碑林区文体局、碑林博物馆主办的“博古通今.’骑’乐无穷”活动在碑林博物馆举行(杨明 摄)

  “博古通今•‘骑’乐无穷”  西安市民另类方式畅游文化遗产

  6月10日上午,由西安市碑林区委宣传部、碑林区旅游局、碑林区文体局、碑林博物馆主办的“博古通今·‘骑’乐无穷”活动在碑林博物馆举行。

  来自互联网招募的100多名西安骑行爱好者,在西安市碑林区委副书记、区长卢光文的带领下,通过乘骑单车的方式,游览碑林博物馆、西安博物院和陕西历史博物馆,品鉴传统水饺,欣赏皮影戏和木偶戏等戏剧表演,深入体验瓦当拓片的制作过程,充分感受碑林文化和自然遗产的魅力。骑行爱好者孙先生说:“这次活动我觉得参加的非常有意义,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与大家一起体验低碳出行的魅力,是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周末。”

  下午5时,活动结束后,不少参与活动的市民纷纷竖起大拇指,他们表示,通过骑行活动领略到了西安深厚的文化特色,感受到了碑林区的历史底蕴,体会到了大西安建设中的历史之美、文化之美、人文之美,在以后的生活中,将做好传播弘扬传统文化的表率,积极倡导绿色出行、低碳环保旅游方式,营造出一个良好、和谐的西安休闲旅游环境。

  碑林区人民政府副区长赵生龙表示,此次2017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碑林“博古通今·‘骑’乐无穷”活动,就是为了宣传“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也是展现辖区人文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仅2017年一季度,碑林区接待游客超900万人次,同比增长15.12%,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6亿元,同比增长25.09%。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走进碑林、认识碑林、了解碑林、爱上碑林。

  西安优秀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向葛承雍、刘克成、周萍、黄伟等二十余名相关领域专家颁发聘书。(西安事变纪念馆 供图)

  西安优秀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成立

  城市建筑遗产深嵌了传统文化的基因,在构建人类文明史、保存城市记忆、历史延续及保留人类文明发展脉络等方面,承担着无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保护城市建筑文化遗产作为现代社会发展中无法回避的重大课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6月10日下午,由西安市文物局、西安文理学院主办,西安事变纪念馆、西安文理学院人文学院承办的“寻找逝去的城市记忆 留住乡愁”暨西安优秀近现代建筑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西安事变纪念馆举行,并向葛承雍、刘克成、周萍、黄伟等二十余名相关领域专家颁发聘书。

  据介绍,“中心”将从全面调查西安近现代建筑遗产着手,厘清建筑类别,评估遗产价值,提出保护名录与遗产保护方案,为西安市城镇化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专业支持。同时按照西安市目前呈现出的“中心多,外围少”的近现代建筑分布特点,先以西安明清城墙范围作为中心,逐步向外围延伸,对城六区范围的近现代优秀建筑进行详细调研,进而对西安市外围的临潼区、长安区、鄠邑区、高陵区、周至县等区县进行详细调查。

  授牌仪式后,郑育林、雷英杰、周萍、葛承雍、常海青五位专家及社区群众代表围绕“寻找逝去的城市记忆——近现代遗产保护”这一主题,分别从政府管理、政校合作、建筑价值认可、建筑遗产与文化传承、建筑保护与城市规划和留住乡愁与寻找城市记忆等方面作了精彩发言。

  同时著名历史学家、中国文化遗产学院资深教授葛承雍先生,应邀以“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就西安作为丝路起点城市,在旧城改造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可回避的文化遗产保护等问题作了精彩的讲座。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