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凌示范促产业发展 猕猴桃成眉县农民的 “金蛋蛋”

2017-06-13 11:17:06|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董健雄

 眉县金桥果业有机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王偲瑶 摄)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王偲瑶):6月12日,2017“走出杨凌看示范”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横渠镇西寨村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

  2005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建站。2006年全方位投入科技资源与人力资源发展该站。十余年来,眉县猕猴桃种植面积由2006年的8万亩扩大到现在的30.1万亩,产量由11万吨增加到现在的46万吨,产值由2.2亿元增加到现在的29亿元,猕猴桃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金蛋蛋”。

  引进人才培育团队  “1+2+2+N”工程惠及全县果农

  刘占德教授正在为果农讲授相关技术(王偲瑶 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首席专家刘占德教授以猕猴桃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为主要研究方向,坚守十余年向农户、农机干部等传递技术、改善猕猴桃种植的现状从而促进了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刘占德说:“十年来,我们和宝鸡市眉县开展校县合作,按照‘1+2+2+N’模式助推猕猴桃产业发展,让每个果农都得到实惠。”

  那么什么是“1+2+2+N”模式呢?刘占德介绍说,1即一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授;2即两位眉县的农业技术干部;2即两位农村实用人才也可以说是职业农民;N即全县果农。

  “大学教授+县上农机干部乡土专家+职业农民+示范村。通过示范村带动眉县猕猴桃整体的发展。现在的眉县,我们到处都可以看到猕猴桃,‘一县一业’已经形成。”刘占德说。

  示范的力量 十大关键技术助力产业发展

  齐峰果业现代化工厂(王偲瑶 摄)

  猕猴桃是一种新兴水果,因其营养高、医疗保健作用好被誉为“水果之王”、“果中珍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21世纪以来,全世界猕猴桃产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2015年世界猕猴桃总栽培面积已达382.5万亩,主要分布于中国、新西兰、智利等地区,中国作为猕猴桃的原产地,总栽培面积达到225万亩,占世界总栽植面积的58.82%。眉县位于秦岭北麓是猕猴桃的最佳优生区,现在种植面积已经达到30.1万亩。

  眉县猕猴桃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技术支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专家教授不断创新,形成了眉县猕猴桃标准化生产十大关键技术,保障了果品的质量。

  眉县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候增刚表示,以眉县猕猴桃生产技术为原型的《陕西省猕猴桃综合体》已修订成为陕西省地方标准。10大技术包括规范建园、优选品种、充分授粉、果园生草、配方施肥、病虫防治、合理负载、适期采收、生态示范、科学修剪。

  猕猴桃种植户岳满堂说:“我种了6亩地,以“徐香”(猕猴桃品种之一)为主,已经种了12年多。去年收入约12万多。自从跟着专家们学习了技术之后,果品质量明显提高,市场反响也很好。”

  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  推进猕猴桃产业化经营

  金桥果业有机猕猴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王偲瑶 摄)

  眉县从2006年就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校县合作。通过这一举措解决了质量和技术的问题,那么如何更好的销售呢?宝鸡市眉县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候增刚介绍,目前眉县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模式,果农加入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实现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绿色防控等,产后由合作社统一收购贮运保证安全。

  金桥果业总经理任建社表示:“我们会根据当年的市场行情,由我社制定最低保护价与示范村农户签订生产收购订单,明确权利义务;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猕猴桃试验站教授合作指导果农按照技术来管理,严格统一技术,确保产品质量;产后统一贮运促进果品安全到达消费者。”

  岳满堂(左一)和其他农户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刘存寿(右二)交流(王偲瑶 摄)

  果农岳满堂说:“加入合作社以后,收入比以前稳定,也比以前高出许多。以前每年净赚5、6万,现在收入增产达到80%。以前自己还要担心卖不出去,现在从产道销都有安全的渠道,果子不愁卖。我们的果子成熟后,合作社会进行入户检测,标准很严格。”

  据了解,经过多年持续的引进和示范推广,眉县猕猴桃产业规模迅速扩大,品种结构更加合理、标准化生产技术体系初具规模、品牌经济效益效益显著、已初步形成 “一县一业” 生产格局。可以说,杨凌示范区通过“大学推广模式”向旱区开展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工作,促进了农业产业发展,形成了科技脱贫的有益探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