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康:春蚕宝宝吐“金”丝 蚕茧织起农人梦

2017-06-27 16:02:33|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董健雄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杨舒曼   段晓蕊):6月中旬,陕西省安康市晚春季节的蚕宝宝开始欢快地吐着丝,那缕缕“金”丝不仅是农人们共同致富的法宝,也织起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争当“养蚕状元” 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刘营村九组明进蚕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里的晚春蚕宝宝正在吐丝作茧(姜卓君 摄)

  6月22日傍晚,安康市汉滨区五里镇刘营村九组明进蚕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里,负责人刘宝珍正带领着一群农妇笑吟吟的摘蚕茧。这一颗颗像棉花糖一般的蚕茧,仅2017年春季就给刘宝珍带来了10多万可观的收入。

  年过五旬的刘宝珍已经养蚕30年,一到养蚕季她就如同上了发条一般。早上六点起床,八点喂桑叶,然后出门采摘新鲜桑叶,中午一点、下午六点各喂养一次。“看着白胖白胖的蚕宝宝,我心里就高兴。真的是把蚕当孩子养,担心它没吃饱,担心夏天它会热着。为了养好蚕,我自己也在不断地研究学习。时间长培养出感情,可以说是形影不离,失去它感觉心里都空虚了。”刘宝珍如是说。

  刘宝珍获得安康市首届“养蚕状元”(姜卓君 摄)

  在刘宝珍所在的刘营村,养蚕是他们村的主导产业,占全村产业的90%。30年前,她不过想通过养蚕养家糊口,没想到现在竟成了养蚕专业户。作为2016年安康市的“养蚕状元”,刘宝珍一年至少能养殖蚕卵30张,大约养蚕75万只,均收蚕茧1200公斤,年纯利润20余万元。不仅如此,她还通过办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脱贫致富。

  在合作社里,摘拾蚕茧的农妇多为六、七十岁的女性,她们的劳动力明显不能长期支撑田野劳作,而“短、频、快”的蚕桑养殖正好为他们提供了挣钱的契机。60多岁的陈厚芝,在刘宝珍这里已经干了六七年,每月能挣1000多元。陈厚芝说:“我每月的工资虽然不是很多,但养家糊口没有问题。养蚕相对其他农活轻松多了,也很稳定,自己干着也快乐。”此外,在合作社里工作的还有几户贫困户,她们也正通过养蚕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临走时,刘宝珍带着大家去蚕室看了看,那一只只通体透白的春蚕宝宝正欢快地吐着“金”丝,预示着美好的收获又即将来到。

  七旬老人独自养蚕 蚕茧织起了新房梦 

  2017年春节柯玉翠和儿子搬进了新房(姜卓君 摄)

  家住安康市石泉县池河镇合心村的柯玉翠,因其居住地方交通条件落后在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户,依靠产业扶贫和异地搬迁,在2016年下半年正式脱贫。

  6月23日上午国际在线陕西频道工作人员到达柯玉翠家里时,她正在清理装蚕茧的竹筛子。今年的春季蚕茧价格上涨,仅春季柯玉翠就挣得纯利润2000多元,给她的家庭带来了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闲聊中,得知柯玉翠现在和她聋哑的儿子住在一起,老伴在很久前就离世了,他们一直以来靠养鸡、养猪、养蚕维持生计。但是因为文化水平、家里闲散资金有限,在别人眼中来钱快的蚕桑养殖她也没能跟上大部队的步伐,30年来仅养了半张纸的蚕卵。

  柯玉翠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姜卓君 摄)

  “我记得家里真正有改变是在2015年,蚕桑组进村来了解家里的情况,随后就给家里送来了桑苗,还给予了一定经济补贴。连养蚕用的药品、工具都是免费发放的,没有收我们一分钱。现在我家的蚕种已经有四张纸。”柯玉翠说,“我们没什么文化,养蚕知识也有缺乏,蚕桑组有时还来给指导。”

  2016年下半年,柯玉翠家依靠养蚕挣得纯利润6000元,她眼见家里生活越来越好,心里别提有高兴。“32年前,我们连个房都没有。去年下半年,政府给分了一套近60平方米的两室房。我用养蚕挣来的钱,给新家置办了一件又一件物品,有电视机,有床,有燃气炉。今年春节我们都是在新家过得的年。”她满足的说道。

  养蚕,让柯玉翠看到了生活的希望,2016年她还自己种起了桑树。现在,她已经爱上养蚕,柯玉翠笑着说:“看着光溜溜、白胖胖的蚕宝宝,我特别喜欢。养蚕的周期短、变化快,早、中、晚蚕的样子都不一样,总是能带给我不同的惊喜。”

  白胖胖的蚕宝宝不仅给柯玉翠和她的家人带来了美好的生活,在不知不觉间也成为了她的精神寄托,鼓励她勇敢的生活下去。在柯玉翠热情的带领大家去参观她的新家时,幸福的喜悦萦绕在现场的每一个人身上。

  蚕茧织起一个家 蚕宝宝养出一个大学生

  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合心村(杨舒曼 摄)

  沿着柯玉翠老家的山路继续往前走,国际在线陕西频道工作人员来到了陈明玉的家。

  43岁的陈明玉,在2009年因为丈夫血管瘤去世后,靠着养蚕独自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家,不仅要照顾两位老人,还要照顾两个孩子。

  “其实我有想过外出打工,来解决家里的困难。但是外出打工离老人远了照顾不上,孩子跟着我出去,读书又不方便,最后还是留下来了。”陈明玉说:“在村子里,也可以做其他的农活,但是它们都没有养蚕挣钱来的快。领到蚕苗,我最多辛苦一个月就能出钱,但是做其他的不行,还有风险。”

  陈明玉独自一个人撑起一个家(姜卓君 摄)

  陈明玉总说,养蚕好,养蚕好,可是好在哪里?对她的家庭而言,养蚕一个人就够了,不用浪费其他的劳动力;养蚕相对其他农作物风险小,不用担惊受怕收成不好;养蚕可以快速变现,孩子上学需要钱,可以马上拿出来。

  最新一季的蚕茧,一斤涨到了24元,这对陈明玉而言是一个极好的消息,仅春季她就收入2000元左右,这些钱她都要攒起来,给在西安读大学的女儿交学费。“我时常给我的女儿说,你们都是蚕宝宝养出来的孩子。这些年来供孩子上学读书的钱基本都是养蚕挣来的。不过也快了,大女儿明年就毕业,压力小了,我们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