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区一中学污水直排 记者采访环保局两次被拒

2017-06-30 08:45:18|来源:三秦都市报|编辑:王菲|责编:董健雄

  原标题:记者采访环保局两次被拒  校方:目前污水直排没有其他办法解决

  6月13日,三秦都市报刊发《鄠邑区一中学污水直排》的报道次日,西安市鄠邑区西坡村一村民致电三秦都市报记者称,陕西实验中学这几天仍在直排生活污水,臭气依然熏天。记者再次来到鄠邑区环保局,之前拒绝记者采访的该局办公室主任,又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记者采访。而学校表示,目前污水直排是因为没有其他办法。

  进展:中学仍在直排污水

  记者接村民来电后,随即致电西安市鄠邑区教育局四城联创办杨主任,杨主任回复表示,他们已经打报告给区政府,把实验中学纳入到全区的污水处理系统。学校目前采取的雇拉粪车将污水拉走灌溉农田的措施,有记录。对于记者提出的“既然污水被拉走,为何至今还在一直排污”的问题,杨主任表示自己此前外出,6月11日才上班,不清楚之前的事。随后,鄠邑区教育局给记者发来8张图片,以佐证“学校雇拉粪车将污水拉走”的说辞。其中4张是拉粪车的照片,一份协议书上写到:从即日起,甲方将校园生活污水由乙方用罐车拉出学校,由乙方浇灌农村果园(新兴村五队贠建户),按车计费,校内拉水浇树,每车20元,校外每车50元,车满为止。落款是2017年4月5日。该协议书空白处留有一个电话,记者拨通该电话,结果被告知不是乙方本人,也不清楚协议书上说的事。

  校方:目前没更好办法解决

  6月15日,记者再次拨打陕西实验中学主管部门鄠邑区教育局的电话,该局办公室主任称此事要找杨主任。记者拨打杨主任电话,杨主任又让记者找办公室。当天下午,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回复记者说,他们主管领导让转告:协议上的电话是乙方的,只是写的潦草,有笔误,把9写成了4,所以电话核实情况产生偏差。

  6月20日,记者再次来到陕西实验中学,该校党委郑书记说:6月14日,市政公司来勘察过,我们也很关心如何解决,市政公司负责人也没给我们说解决方案,只说这是区委区政府的事情,学校只要把书教好就行了。学校现要求师生节约用水,之前每天生活污水有28吨左右,现在有20吨左右。大部分浇灌了校园里的花草树木,很少一部分让村民拉到外面了。”郑书记带记者来到该校内的操场说,现在的生活污水被排放到操场最西边一片占地约10亩的果树林里。当记者问及“实质没有改变,只是从废弃操场直排到了新操场”时,郑书记回复,由于离村子远,夜间浇灌,不会再影响村民生活,学校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

  环保局:没介绍信不接受采访

  学校的生活污水能否直排,对环境有何危害?记者向陕西省水利部门一专业人士求教,对方表示,学校的生活污水须经处理后方能排放,直排违规,具体危害可咨询环保部门。

  记者再次来到了鄠邑区环保局,之前拒绝记者采访的该局办公室主任,又以同样的理由拒绝了记者采访,并表示,“这是业务科室的事,我这没办法。你有咱市局的介绍信么?市局有规定,接受采访要通过市局。”记者随后又来到鄠邑区政府办公室,一位自称“我是拿事的”张姓负责人说:“就按教育局的答复走,谁家的问题谁家整改,该报道报道。”记者随后多次致电西安市环保局,电话均占线或无人接听。(本报记者 蒋莹 杨琪)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