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律师用法律护航“一带一路”

2017-08-23 09:40:40|来源:三秦都市报|编辑:王菲|责编:董健雄

  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过预期,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50多个国家已与中国签署了相关的合作协议。近年来,陕西律师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法律服务,让法律“共同语言”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

  至正律师事务所“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主任韩江律师告诉记者,从2008年入行开始,他一直在从事商事法律业务。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他发现律师在这一领域可大有作为,于是在律师事务所牵头成立了“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着手与相关外向型企业、服务平台、商学院搭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平台,他的法律服务领域也逐渐从国内走向国际。目前该中心做涉外业务的律师一共有5人,全都是“80后”。

  韩江介绍,陕西企业“走出去”有的是投资项目,有的是海外股权收购。这些都需要律师进行调查,包括企业状况、当地法律、当地对企业资本进入的要求等等。调查结束后,律师会出具调查报告和法律意见书,为企业投资提供依据。

  韩江深有感触地说:“对任何的国家都一样,企业‘走出去’,律师要‘请进来’。谈判、调查、方案设计、签约,在整个流程中,律师的参与是全方位、有深度的。”

  谈及现状,韩江认为,服务“一带一路”现在最急需的就是人才。不仅需要懂法律,还要懂商务,当然,语言也是最重要的。“他们说俄语,我们说中文,着急了就开始飙英文。虽然我们会配翻译,但这些翻译不是法律专业出身,因此,在个别语言表述上可能会不准确。而法律又要求必须严谨。”

  去年,中国律协发布数据,全国涉外律师人数在3000名左右。目前,司法部和全国律协已经启动了“一带一路”律师培养计划。 (记者 石喻涵)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