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学区房热度会降吗?

2017-08-31 14:56:02|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王菲|责编:董健雄

  “我们这是带学位的房子,可以给你开承诺书,标明孩子的姓名、身份证号、出生年月日和入学时间,到约定的时间由开发商统一给孩子报名入学。”西安市边家村一个叫金汇时代的商品房销售中心销售员曹先生称。

  “多走5分钟的路,一个月1500元能租到90平方米以上两室一厅的房子,而在学校附近要租这么大的房子月租得3000元。”西工大附中附近一家房屋中介业务员说。

  “租房子就能入学?没有人给你保证。”西安某培训机构门口,接孩子的家长王先生说。

  从广州宣布实施租售同权,到全国12个城市响应住建部等9部委《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精神,进行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再到《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城镇土地使用税实施办法和房产税实施细则的通知》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断加码,以往“刚需”的学区房市场今后走势如何?

  1 学区房需求旺盛

  在西安市场上,学位房、学区房一直需求火、价格高。为了孩子能上个好学校,不少家长愿意多花钱购买学区房。

  西安铁一中附近某楼盘售楼处工作人员介绍:“我们的楼盘是开发商和学校联合开发的,带铁一中滨湖校区的学位。不过,小学和初中分开算两个学位。买了房再买一个车位就可以额外送一个学位。”目前该楼盘一期房子已经卖完。楼盘附近一家叫多乐居的房屋中介业务员说:“学位房的‘学位’一般只能用一次,有些还有年限,几年之内没用掉就作废了。”

  西安交大附中旁边康飞房产的工作人员则表示该中介没有学位房。学位房是带入学指标的,学区房只是离学校近,是另一个概念。上交大附中还要考试过了才可以。目前,交大附中这一片的学区二手房均价年前还是每平方米7000元,现在已经涨到每平方米1万元左右了。“如果年前你过来买两室的房子,还有四五套可以选择,现在只剩下一两套,看的人很多。”该工作人员称。

  西工大附中附近腾马地产中介负责人介绍:“附近带学位的房子只有一个商业楼盘,是小学学位,带初中学位的没了。学位房价格要比普通的贵好几千,同样是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学位房大概要多掏40万元。”据他讲,“对面一个楼盘的新房子,均价1.7万元都卖得不错。这一片的房租在西安来说算高的,100平方米的房子能租到3000多元一个月。”

  2 学区房并不保入学 

  那么,花大价钱购买、租赁了学区房或学位房,孩子真的就能一只脚迈进受家长追捧的学校大门?其实不然。

  “4年前有亲戚在西工大附中一带以每平方米12800元的价格买了套学区房,现在他女儿毕业上大学了,他在我这租了省医院附近的房子住,每月租金1400元,把自己学区房租出去,一个月收租金3000元,净赚了一倍的钱。”腾马地产中介负责人给我们讲起了学区房“生意经”。

  该负责人表示,西安目前受家长追捧的几家学校,买学位房进初中的学生,却没几个能顺利进入本校高中就读,最终还是要通过考试择优录取。

  即便如此,家长们对学位房、学区房的执着仍是不减。在边家村十字西北角的友缘房产,中介人员张先生说:“这一片的房子价格都挺高的,租金一个月差不多在1800元到2000元,而且9月份之前就没房了。”同一片的金汇时代售房中心销售员曹先生说:“学位可以跟着房子一块交易,三室的单价最便宜,每平方米9300元。从去年到今年新房均价涨了2000多元,大约30%。这一片80平方米的房子简装的租金一个月也要3000多元。陪读的家长非常多,一般都是租三年。”

  学生家长雷先生说:“孩子在大雁塔附近一小学读六年级,5年前孩子上学时,需要提供疫苗证、房产证,还要到所在社区开一个证明,社区再从学校拿一个入学的条子,通知你去报名。”

  3 学区房热度会降下来吗?

  学区房原本只是房屋附着的公共配套服务之一,备受关注的背后折射出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学区房“高烧”难退。

  据报道,北京日前试点租售同权,之前火爆的学区房市场变化明显。据6月《北京住房市场发展月度分析报告》显示,北京房价环比全面下跌,其中西城、海淀两区领跌,跌幅超过7%。而这两区恰恰是当地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区域。与此同时,监管部门对房源信息发布进行规范,禁止炒作“学区房”概念。教育部门加快入学政策变革,严格审核“实际居住”的入学标准、实施“多校划片”等举措也让学区房“降温。”

  西安市场学区房未来走势究竟如何,还有待配套政策形成组合拳以观后效。(记者 晓霞 实习生 曹亦卿 王夏桥 )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