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国考今起报名 这些报考信息需注意

2017-10-30 13:24:13|来源:中国新闻网|编辑:王菲|责编:董健雄

  10月30日起至11月8日,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将正式开启为期10天的报名工作,本次国考计划招录2.8万余人,笔试时间为12月10日。报名前夕,官方发布通知提醒考生严格遵守诚信承诺,慎重选择报考职位。

  这些人不能报考

  ——在职公务员、在读非应届生等不得报考

  按照此前公布的招考公告,本次国考的笔试时间定于12月10日进行,报考人员可在10月30日8:00至11月8日18:00期间登录考录专题网站,提交报考申请。

  本次国考招录共有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参加,计划招录2.8万余人。

  根据公告,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在职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不能报考。

  此外,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各级公务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人员,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机关(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报考人员不得报考录用后即构成回避关系的招录职位。

  这些人可享政策优惠

  ——贫困家庭、低保人员可减免考务费

  本次国考招录继续注重基层用人导向,省级以上党政机关录用公务员,除部分特殊职位和专业性较强的职位外,全部用于招录具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人员。

  据介绍,市(地)级以下职位以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为主,引导和鼓励优秀高校毕业生报考基层职位,到基层建功立业。中央机关直属机构市(地)级以下职位,原则上安排15%左右的计划专门用于定向招录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其中重点招录大学生村官。

  此外,本次招录中,对艰苦边远地区县(区)级以下职位,视情况采取适当降低学历要求、放宽专业限制、不限制工作年限和经历、单独划定笔试合格分数线等措施,降低进入门槛,同时,设置一定数量的县(区)级以下职位面向当地户籍、生源或在当地长期生活、工作的人员招考,落实新录用公务员最低服务年限,稳定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队伍。

  根据招考公告,对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职位、基层职位和特殊专业职位等,在划定最低合格分数线时将予以政策倾斜。

  除了招考政策上的倾斜,本次国考报名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和城市低保人员,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考务工作的部门审核确认后,办理减免考务费用的手续。

  这些报考事项需注意

  ——如实填写信息,不能为“试考”虚假报名

  本次国考报名前夕,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发布题为《诚信报考 从我做起――致广大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的考生》的通知。

  通知提醒考生诚信报名,认真阅读《诚信承诺书》和招考公告,严格遵守诚信承诺。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用人单位的职位要求,慎重选择报考职位,如实填写有关信息,不虚报、瞒报有关情况,不弄虚作假,不骗取考试资格,不为“试考”虚假报名,以免干扰正常的报名秩序。

  此外,本次报名开始之前,官方也再次强调,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假借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考试教材编委会、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授权等名义举办的有关公务员考试辅导班、辅导网站或发行的出版物等,均与本次考试无关,提醒报考者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国考笔试考什么?

  ——12月10日笔试,部分职位用“2+X”模式

  本次国考公共科目笔试的时间定为12月10日,在全国各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直辖市和个别较大的城市同时举行。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按照教育机构华图教育的专家李曼卿此前对媒体的分析,行政能力测验要求考生具备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分析能力、对语言文字理解表达的能力、对各项事务关系应具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而在申论的测验中,主要考查了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此次国考笔试,一些职位除进行公共科目考试外,实行“2+X”考试模式,即除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两门公共科目考试外,考生还需要统一参加专业科目考试或外语水平测试。

  报考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编译局、外交部等部门日语、法语、俄语等8个非通用语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外语水平考试。

  报考中国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特殊专业职位的人员,以及报考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的人员,还将参加专业科目考试。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