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佳县:多项举措助推脱贫攻坚

2017-11-22 14:36:13|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董健雄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郭克强):2017年以来,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紧盯全省第三季度交叉检查反馈问题和自查问题,深入剖析根源,研究制定了整改措施,相继出台了冬季行动实施方案、十条具体举措,目前正在逐项、逐户、逐村、逐镇整改落实情况。

  赤牛坬民俗文化村(佳县县委宣传部  供图)

  落实行动  全力冲刺脱贫攻坚

  佳县先后召开了全县党政联席会、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脱贫攻坚秋冬行动动员大会,把精准脱贫作为工作重心,并落实在行动上。

  对标“四率一度”“两不愁三保障”总要求和贫困户脱贫5条标准、贫困村退出7条标准的目标,佳县县委副书记杨政、副县长贾浩飞分别包抓3个村,成立攻坚队,带领八办两组深入现场,逐项列出任务清单和整改台账,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逐户、逐条整改到位,确保11月底前的6个贫困村的村合作社和红枣、养殖等增收致富产业项目,水、电、路、通讯、卫生室、村容村貌、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项目全部建成达标,档案软件资料完善规范,将6个贫困村打造成全县的脱贫示范样板村。

  聚焦重点贫困村  发起脱贫攻坚战

  围绕佳县螅镇曹家沟、刘家山拓家硷、朱官寨镇刘家崖窑3个深度贫困村,深挖致贫原因,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水、电、路、通讯、房屋、学校、卫生室、库坝、基本农田等全部按需一步到位,产业项目至少培育如光伏、红枣、苹果、地膜高粱、远志中药材、旱地穴播地膜谷子等3—4项种养加带动项目,此外,加强劳务输出、人才就业、社会保障项目,确保稳定脱贫稳步致富。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佳县移民搬迁(二期)已开工年内完成基础工程,完成1952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村卫生室新建及维修改造78处,相关设备已列入采购程序。开展城乡环境整治行动解决农村“脏乱差”的问题,建立常态化机制。2018年全县扶贫项目和资金将全部下沉,由乡镇负责组织实施,县扶贫办牵头组织有关部门抽查监督。集体经济建设方面,今年退出的6个贫困村于11月底前建起农民专业合作社、扶贫互助资金协会。12月底前,所有贫困村都开展“三变”改革,建起村合作社,与所有贫困户签订农副土特产品购销协议,确保贫困户稳定增收。

  壮大县域经济   培育脱贫产业

  佳县全力做大三大产业,提升榆佳工业园区能化产业为龙头的现代工业、红枣畜牧业为龙头的现代农业、白云山文化旅游为龙头的现代旅游服务业,力争于2020年建成三个百亿产业,为全县脱贫攻坚奔小康奠定雄厚基础。在发展脱贫支撑产业上,发展100万亩红枣园、100万只(头)羊猪鸡、10万亩高粱、10万亩中药材、1万亩设施蔬菜、1份光伏产业、1个(就业)劳务输出,通过西北大学佳县科技工作站研发生产青枣产业化项目打破红枣产业瓶颈、做大做强红枣品牌、建成西凤酒厂酿酒原粮基地、陕药集团中药材基地,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林下经济、乡村旅游、小杂粮种植等特色产业,推广“企业+贫困户”“园区+贫困户”“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能人、大户)+电商+贫困户”等模式,让扶贫对象分享更多的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值收益,实现人均年纯收入1.3—1.5万元稳定致富。

  协作扶贫方面,省国企合力团在佳县建立“扶贫车间”,上报403名就业对象;长安大学已向佳中实验室援建50万元,采购了一批农副产品,开展了消费扶贫,同时就师资培训等校县合作项目签订了协议;制定了《广陵佳县扶贫协作帮扶工作行动计划》,核定扶持红枣酿酒等11个项目,广陵区扶贫挂职干部已到岗;东方红旅游扶贫一条街等5个项目已在建;帮扶3个深度贫困村项目正在对接。

  谢家沟村光伏发电扶贫试点项目一角(张三林 摄)

  落实扶贫政策  激发内生动力

  佳县明确贫困户退出后,原帮扶政策可继续享受到2020年。目前已累计向1264户贫困群众发放贷款5928万元,向3681户会员发放互助贷款1744万元,使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都能得到贷款。乡村医生签约服务全覆盖、贫困人口住院医疗费用报付90%全落实。下拨200万元救灾资金解决困难群众越冬生活困难。

  佳县招聘扶贫协理员、乡村医生、乡村教师275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972人,今年的脱贫户实现了至少有1名劳动力稳定就业。佳县县委宣传部牵头组建了脱贫攻坚宣传组,大力宣传扶贫攻坚惠民政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乡镇在主干道、通村公路沿线、镇区主要街道等醒目位置刷写悬挂标语,确定1—2名专职信息员进村入户采集精准扶贫工作最新动态,每周向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报送2—3条高质量扶贫信息,县脱贫攻坚宣传组对报送情况按月通报评比,所有帮扶干部每周要上门宣传扶贫政策,针对年老、不识字、患大病等特殊人群编了“健康扶贫就是好、合疗费用政府交、镇村看病不花钱、住院9成能报销”等类的顺口溜,加强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力争使脱贫攻坚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稳步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全县脱贫攻坚氛围日益浓厚。召开新民风建设大会,出台《建设新民风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做好公益诉讼法律援助等工作服务保障脱贫攻坚的通知》,隆重表彰全县文明家庭、“佳县好人”和孝老爱亲模范,树立文明新风,推进司法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志愿者开展捡垃圾志愿服务活动(张三林 摄)

  强化责任  提升标准和质量 

  佳县脱贫指挥部对各级扶贫干部进行集中培训,凭借过硬业务有效指导推动工作。编制了县、镇、村、户四级档案资料标准化模板、工作流程和填写说明。组建扶贫技术服务队,分组划片进驻各乡镇,逐村逐户查找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实行问题排查、整改落实、督察督办责任三到位。为方便考核评估人员及时了解情况,以乡镇为单位,给每个行政村培训3-4名引导员,使其对脱贫政策、村情户情、项目进度“一口清”。构建全县扶贫大数据平台,统筹部门乡镇数字,做到县、镇、村数据准确统一。

  刘生胜县长与贫困群众拉家常(佳县县委宣传部  供图)

  进一步严格督查问责。一是强化督促检查,建立由佳县纪委牵头,组织、两办督查室配合,佳县人大、县政协全程监督的大督查工作格局,开展明察暗访,全程督查,严格对照脱贫标准,及时发现曝光问题,及时督导整改到位。二是严肃责任追究,向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问题开刀,依法处理扶贫工作中的失职失责、违法乱纪行为。三是严格考核奖惩,组织部将部门、乡镇、包扶干部、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村干部扶贫工作成效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严格执行奖罚政策,对成绩突出的乡镇、帮扶干部和个人进行现金、上浮一级工资奖励,连续两年获得表彰的干部优先提拔使用。以严格考核奖惩、跟踪问效解决干部作风问题,建立一套激励人想干事、干好事、多干事的管理机制,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