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治水开创生态保护新典范 “绿色动能”献礼“美丽中国”

2017-11-28 14:11:47|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董健雄

  浐灞生态区绿色景观(浐灞生态区管委会 供图)

  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报道(马淑媛):11月9日,CRI中外记者大型采访活动走进西安浐灞生态区,探索这座现代化生态新城的崛起过程,见证“美丽陕西”新形象。

  一个丰沛发达的水系,是一座城市繁荣发展的基础。如果说护城河综合改造工程,使得西安人多年来在城墙脚下画舫游弋、亲水近水的梦想成为现实,那么,西安浐灞生态区坚持柔性治水理念,倾力打造全域生态化2.0版,就是为美丽中国建设献上的一份厚礼。

  制度先行  “河小二”牢固安全网护送一江清流入市区

  西安浐灞生态区因治河而立,是全国首个以生态命名的开发区,也是西北地区首个国家级生态区、国家级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示范区、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区域规划面积129平方公里,浐、灞两河城市段总长34.2公里,岸线长度56公里,年平均径流量7亿立方米。

  自浐灞生态区成立之日起,便以清河治水为抓手,在制度层面锐意进取,突破创新。在河长制提出后,浐灞生态区坚持三级响应,成立河长办和指挥室,建立工作平台,设二、三、四级河长59名,河道警长3名,形成完整工作责任体系;制定四图两表,全面挂图作战,分解任务,明确节点;加强四方联动,河长、警长、保洁、渔政联合整治,保障违法行为发现打击到位有力;推进六位一体,形成“巡查—处理—交办—督查—考核—问责”动态管理闭环,强化落实。

  自浐灞生态区开展河长制工作以来,灞河河长从河道安全、环境保护、水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在“河小二”们的精心守护中,灞河水质不断好转,不仅实现了护送清水入市区的愿景,还通过建设优美的岸线景观,让这里成为了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

  多措并举实现“人、城、水、绿”和谐共生

  浐灞生态区(浐灞生态区管委会 供图)

  为了进一步巩固治水成效,实现“人、城、水、绿”和谐共生,多年来浐灞生态区坚持实施“截污、围湖、修堤、增绿、碧水、美景”六大生态工程,持续提升环境水平。

  13年来,浐灞生态区建成截污管网220公里,堤防及沿河景观绿带52公里,生态公园5座,河流湿地面积达到2.3万亩,浐、灞河水质从劣Ⅴ类恢复至地表Ⅳ类,形成了“水清、岸绿、景美”的城中河,打造了浐灞“河流治理1.0版”,提供了内陆半干旱地区河流生态建设示范样本。

  为构建生态宜居新城,浐灞生态区对滨河环境、产业布局、城市景观进行统一规划,科学划定河道沿线功能区划,构建蓝绿交织、水城共融、人水和谐的滨水城市空间,打造河流治理2.0升级版。坚持重大项目引领,以建成国际一流高端会议举办地为目标,以杭州、厦门为基准,全面提升浐灞“两河四岸”生态环境、城市配套、产业发展,实现全域景观化、生态化,打造生态浐灞、黄金岸线。

  浐灞生态区以“明责任、大投入、全动员、强产业”为举措,不断优化完善生态区园林绿化建管体系,系统推进区域生态品质建设,实现了“河流治理1.0版”向“全域生态化建设2.0版”升级迈进。

  “绿色动能”助力建设“美丽中国”

  浐灞湿地公园(浐灞生态区管委会 供图)

  浐、灞两河的波光粼荡,不仅赋予浐灞生态区一抹“养眼绿”,更成为这里绿色崛起的新引擎。让河流休养生息,让生态流入城市,这不仅是浐灞的生态名片,更是大西安的“绿色宣言”。

  经过10多年的建设,浐灞生态区区域河流治理卓有成效,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嬗变成为生态示范区。区内鸟类由63种增至206种、植物由167种增至210种,区域负氧离子含量达到6700个单位,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1000个单位的城市清新空气标准。

  先后建成了西安世博园、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桃花潭公园、滋水公园、雁鸣湖公园5个总面积超过1.6万亩的生态公园;形成了“大开大合、大疏大密、水绿相间、错落有致”的景观格局和“人、城、水、绿”和谐共生的美丽城市画卷。

  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为浐灞经济发展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随着途径浐灞核心区地铁3号线通车,17个文化性、产业性地标项目开建、陕西自贸区“港务区—浐灞”片区设立、500亿万达文化旅游城落定、领事馆区办公区建成,标志着浐灞发展进入了全新阶段。

  11月1日,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王永康在浐灞生态区第十次调研“河长制”工作时点赞灞河治理是柔性治水的示范。他说:“浐灞生态区柔性治水,是一举多赢,若干年后效果就会很明显。要实施水质分段监测,厘清责任,坚决打赢治污水攻坚战。”

  浐灞生态区管委会主任门轩表示,未来浐灞生态区将以大西安东轴线核心区、对外开发大通道引领区建设统领工作,全面落实“河长制”要求,系统推进全域生态化2.0版,为美丽西安建设开创示范样本、为加快建设大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贡献力量、为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谱写新篇章。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

友情链接